历时8天的北京地坛庙会于2月6日结束,热闹非凡的地坛公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近日只有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清理收尾工作。地坛公园的主要干道旁边,10来位工作人员正在一间小卖部内打扫卫生。小卖部红色的大招牌上,醒目地写着“老北京特色小吃”、“蒙古烤肉”等。
张师傅来自辽宁省朝阳市,今年他家与其他两户人家合租下这间小卖部。张师傅介绍说,他和爱人平时就在老家开小卖部,这个春节专门赶来北京庙会摆摊挣钱,现在庙会结束,他们也马上要回去了。张师傅对记者说,现在庙会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摊位费比前几年涨了好多倍。两口子花了10多万元租下这个小卖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以前他在地坛庙会租个摊位一般3天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往往需要5天。
每年春节庙会都能吸引巨大客流,带来不少商机。记者在地坛公园管理处了解到,今年庙会一共提供了400个摊位,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每个摊位根据位置不同,价格也不同,最高竞标价格达26万元。对于此前媒体报道的今年庙会的“标王”,管理处负责人不以为然,“所谓的‘标王’都是媒体炒作的概念。从2011年起,公园采用限价招标的方式招商。每个摊位设定最高限价,当竞标金额达到最高限价时,所有竞标人摇号决定归属。”至于公园在庙会期间的运营收入,该负责人表示不方便透露。
除了高价的摊位费让商户感叹庙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外,庙会期间出现的“天价”停车费也影响了很多游客的兴致。据媒体报道,由于驾车逛庙会游客人数激增,庙会周边停车场也“坐地起价”——原本8元一小时的收费标准,被管理员一口价喊到100元。
对于游客们来说,逛庙会主要是感受节日气氛,这也是庙会吸引他们的独特之处。据调查,每年的庙会都会吸引百万人次游客,逛庙会的游客消费一般是50元“起步”,人均消费在100元上下。不少游客表示,庙会上的食品和小商品虽然价格较高但也能够接受,关键是体会热闹的年味。但是也有游客认为,每年来庙会的感觉都差不多,“那些特色风味小吃,吃来吃去都是一些平时在小摊上可以吃到的东西。还有那些套圈、打靶、投篮等游艺项目,虽然很受小孩子欢迎,但总体上来讲说没什么新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所萧放教授认为,庙会作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因此,庙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能忽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相互协调,民俗文化是庙会的根,不能顾此失彼。
萧放认为,祭祀是传统庙会的核心功能,没了它庙会就没有灵魂。今天,庙会也需要有新的文化内核,许多庙会“有会无庙”是现实,这里的关键是庙会文化要与时俱进。每年庙会都热热闹闹的,但越来越多人反映庙会活动越来越没有新意,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深思。不能仅仅提供一个企业赚钱、百姓消费的场所,而忽视庙会应当承载的文化内涵。萧放教授建议,主办方应多动动脑筋,内容上要更加吸引人,形式上要加强群众的参与感,更多地与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突出其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