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武鸣:科技促增收
本报记者 杜 芳

“我家的50亩甘蔗收入20多万元,增收近1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到手,广西武鸣县蔗农尹如恩笑得很开心。去年,采用永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一条龙技术辅导后,尹如恩将原先25亩甘蔗扩大到近50亩,收入翻了番。

蔗糖产业是武鸣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渠道,也是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永业公司从2011年起,在当地开始推广永业生命素产品,用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并通过当地的永业科技服务站同步跟进甘蔗种植的技术指导服务。武鸣县农业部门联合永业科技服务站、技术服务团队,在当地共同成立了永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对农民进行培训。双方共建了3个万亩高产示范区,建设了大量的样板田,通过样板观摩指导农户,普及高产技术。

春节前,广西武鸣县农业局和永业科技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对采用高产技术与高科技产品的甘蔗示范田进行丰收测产。数据显示,使用永业高产技术和永业高科技产品的示范区甘蔗亩产达12.6吨,有效茎数近5000株,平均株高3.77米。而没有使用永业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甘蔗对照区,亩产仅4.4吨,亩有效茎3068株,平均株高2.76米。

武鸣县永业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测算,一茬甘蔗以前只能种植三年,一亩地农户投入平均每年大约2000元,如果是亩产6吨的产量,按照450元每吨的价格,每亩仅仅能赚700元。在采用高产技术后,一茬甘蔗可以种植5年,省去了翻耕、施种蔗底肥的成本,每亩的年投入大约只需1500元,产量能达到8吨以上,每亩能赚2100元,种植效益放大三倍。

武鸣县通过和永业公司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让农民品尝到了增收的甘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