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里的温暖

① 1月17日,唐山康复村村民贾秀云(左二)兴高采烈地领取节日慰问品。

本报记者 雷汉发摄

② 2014年浦东新区外来建设者新春团拜会现场。 本报记者 李治国摄

③ 本报记者吴陆牧(左三)走进社区街道采访受助的孤寡老人。 张海波摄

岁末年初,各地再度启动一年一度的集中“送温暖”活动。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送温暖活动,除了惯常的嘘寒问暖送钱送物,多了一些新意,即各部门更注重为困难职工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送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王晓峰说。为此,今年送温暖活动启动之前,各地工会对在档困难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实,以做到走访慰问不漏一户、帮扶救助不留死角。

值得称道的是,随着送温暖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已经突破了时间界限而向常态化转变,活动内容也从单纯的送钱送物等物质帮扶转向与送技能送就业等有机结合。各地各部门的送温暖帮扶活动也正在相互融合,并日渐成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陈 郁

重庆孤寡老人:

“你们就像我的儿女”

本报记者 吴陆牧

传统农历春节临近,社区的孤寡老人们家中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个年他们准备怎么过呢?1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金汤街社区,跟随社区居委会主任敖文英及志愿者队伍一起走进周光惠老人的家。

“大家又来看我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年81岁的周光惠住在渝中区凉亭子8号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内。“老朋友”的到来,让她喜笑颜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已经在屋前屋后忙活了:有的拿出为她购置的春联和红灯笼,麻利地贴挂;有的拿起笤帚和抹布,为她收拾屋子;有的正在专心检查屋内电线;有的在厨房里为她包汤圆……

敖文英对老人低声耳语,“娘娘(重庆方言,阿姨),快过年了,大家心里都惦记着您。”听到这里,老人感动地流下了泪,紧紧拉着敖文英的手说,“你们有心了,这么多年,就像我的儿女一样照顾着我。”

周光惠丈夫去世多年,膝下无儿女,独自一人生活。现在住的这个屋子也是一个亲戚借给她住的。她说,社区的帮助让自己感受到家的温暖,自己也在为这个“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社区每个月给我627元的孤老生活补助,平日看病的花费也都报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周都会来看我,帮我做家务,逢年过节,他们还自掏腰包给我送来米、面、油和水果。”周光惠笑着说。

在金汤街社区,受到关怀和帮助的孤寡老人不止周光惠。敖文英告诉记者,金汤街是一个老社区,4000多户居民中孤寡和空巢老人就有123户,为了让老人们能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得到帮助,社区居委会采取党员“一对一”帮扶的形式,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对孤寡和空巢老人护理和帮扶。

上海外来务工者:

“在哪里过年都是家”

本报记者 李治国

连日来,在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洪浩的带领下,上海市工会部门分24路,深入全市各区、县、局(产业),走访慰问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和农民工。

近日,记者来到浦东新区张江镇“2014年浦东新区外来建设者新春团拜会”现场,来自浦东全区各条战线的近500名因工作需要不能还乡过年的建设者代表、困难职工代表集聚一堂。上海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成丕贤代表浦东新区总工会向为浦东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外来建设者表示新春问候,并送上丰厚的新年大礼包。“在哪过年都是家。今年第一次离开家人在浦东过年,原本以为会孤单,但今天与来自浦东各个街镇、素昧平生的兄弟姐妹吃上一顿团圆饭,我将终生难忘。”来自安徽合肥的25岁的浦发集团环卫职工小林说。

截至去年底,浦东全区工会系统共筹集帮困资金1500多万元,为节日帮困送温暖活动的扎实推进提供了资金准备;同时,还积极做好困难职工家庭的排摸工作,让更多的困难职工家庭得到关爱和温暖。

细细叮咛,切切关心。上海总工会巡视员杜仁伟先后前往上海奉贤、青浦、绿化市容等地区、系统,慰问困难职工、困难企业。在上海青浦区庆丰路养老院看望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全国劳模沈淑萍时,恰逢那天是这位老劳模的100岁生日,杜仁伟为老人点上百岁生日蛋糕蜡烛,祝老人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杜仁伟还来到上海世发电镀有限公司安徽籍农民工王世龙、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困难职工家中慰问,要求地区工会和企业工会做好金秋助学和技能培训等帮扶工作。

河北唐山无障碍住宅小区:

“康复村”里四季如春

本报记者 雷汉发

1月17日下午,阵阵寒风中的河北唐山市路南区“康复村”里,暖意浓浓。大红礼盒的土鸡蛋、成袋的长粒香米、金灿灿的花生油、黄澄澄的沙糖橘和五颜六色的棉衣堆满了大门口,旁边还有义诊用的器械、满箱的药品。早早守候在这里的“村民”们围着前来送爱心的十位唐山截瘫疗养院的医务人员,聊得正热闹。

“才几天不见,咋又送东西来了?”轮椅上,大嗓门的朱德芹说。“这次送的是棉睡衣。”疗养院的金鑫主任和朱大姐是老相识,她说:“让您里里外外崭新地过个年!”

疗养院张希成副院长告诉记者,唐山市、县、区三级共建立了18所截瘫疗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唐山大地震中的致残人员。同时还为一些有一定自理能力并组成家庭的截瘫患者建立了“康复村”。记者今天来的这个“村子”就是其中一个。虽说是“村子”,其实就是个无障碍住宅小区。由于“村民们”要在轮椅上生活,所以在这儿处处可见极人性化而颇为“神奇”的设计:没有台阶门槛的房屋、宽达1米的房门、“隐藏”在墙内的卫生间、相对低矮的家具设施……如今,25户46位“村民”已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

医生们最后走访了55岁的“康复村”负责人梁治华的家。作为第四任“村长”,他算是“村子”里的“年轻人”了,整个“村”只有他一个人还偶尔骑着电动三轮外出,但这会儿他病在床上好几天了。

“你们来得正好,他怕麻烦,不让告诉别人。”老梁的妻子看到这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高兴地说。经过心电图、血压检查之后,几位大夫嘱咐老梁换一种降压药,“不舒服千万别挺着!”

“哎,哎。”老梁连声答应着,“忒麻烦你们了,真是雪中送炭啊!”

送大夫们走远了,“康复村”的“村民”们却还在院门口遥望着。曾经,他们以为,自己的世界里永远不会有脚步声,有的只是单调的车轮声,但好心人纷至沓来,用大爱将这里书写得足音如歌、四季如春。

“礼包”多样更温暖

刘 亮

年年送温暖,岁岁“礼”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送温暖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礼包”的品种应更加多样,从传统的米面粮油钱扩展到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这样的温暖才更实在,暖意才更持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困难群众中有许多人具备劳动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需要帮扶他们获得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要帮助他们获得和提升劳动技能,努力实现就业、转业甚至创业。

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愿”。激发困难群众的就业创业愿望,是提供技能扶持的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许多改革新政策,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又做出了部署,送温暖的过程中,应把这些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宣讲传播,引导困难群众把政策吃透用足,结合实际,提振信心,奋发有为。

授人以“愿”,更要授之以“遇”。困难群众是社会保障的首要对象,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也对其适当倾斜,许多方面的福利待遇作了制度性的安排。送温暖的过程,也是检查惠民政策落实的过程,应帮助困难群众了解自身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各方面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扎实推进政策落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