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寸粮票见证粮食增产
本报记者 乔金亮

一枚1982年的全国粮票,如今在收藏品市场上可以卖到400多元。20年前,随着曾被称为“中国第二货币”的粮票退出流通,定额定量供应的计划配给制也成为历史。

粮票消失的背后,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粮食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回顾这20年,从告别粮票,到取消农业税和实施农业补贴,中央的一项项重大举措,切实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百姓福祉。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粮食短缺状态,因此一直实行粮食产品统购统销。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各地发行使用,拉开了我国长达38年的“票证经济”帷幕。改革开放后,粮食供求形势进入综合平衡阶段,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1992年10月,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1993年,北京市也正式宣布取消粮票。

取消粮票的底气来自粮食自给率的保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100.5%。”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告诉记者,2009年以前,除1996年和2004年低于100%以外,其余年份的粮食自给率都超过100%。近几年,由于需求大幅增加,尽管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1%。从2004年到2013年,粮食总产由8613亿斤增加到了12038.7亿斤,实现连续10年增产。更难得的是,在粮食实现“十连增”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盈。

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的背后,是国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4年起,国家对种粮农民开始粮食直补,同年还启动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陆续增设了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构成了中央财政支农四项补贴。今年农业“四补贴”达1700亿元,10年之间提高了11倍。按“四补贴”资金测算,如今农民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国家补贴达0.14元。

如今,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改变。据介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5%,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农机化水平达到57.5%,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80.5%。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普及,种养加工等产业相互联系更加协调。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随着惠农促粮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的推广,我国农业应对自然风险能力的增强,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步入主要依靠科技的轨道,粮食稳定增产基础不断夯实。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等功能互补,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框架。今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项目的扩大实施使得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

在黑龙江双城市,全国种粮大户刘彩华种了5万亩玉米。她说,如今农民务农的社会化服务更丰富,一个电话农机就能上门。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达到15.2万个;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在农机作业、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经营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农户有891万户,正成为新一轮粮食稳产增产的生力军。

如今,虽然我们告别了粮票,但仍然要记得“粮安天下”的根本,虽然消费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但仍然不能忘记“国事农先”的古训。因此,持续重视“三农”,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