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各项工作中不断加强社会建设,社会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社会管理正逐步从局部走向系统。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2013年初,甘肃省定西市成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和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评估490项,评估实施487项,暂缓实施3项,其他153项正在评估中,实现了社会稳定和风险评估两个全覆盖。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开通的“81890”公共服务平台,有56个党政机关部门参与,800多家服务企业加盟,无偿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年来,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平安和谐、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各地纷纷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促进了基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并起到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已普遍建立省市县3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中央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本部门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通过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消除了一大批不稳定隐患,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效保障了一批重大决策项目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日前,广东省深圳市同心俱乐部向第二届“公益金百万行”捐款100万元,用于深圳辖区居民的突发性紧急救助;浙江省温州市五马街道试行“政社分开”管理新模式,街道与社区、社会组织签订职能委托协助协议,部分政府事务委托给社区、社会组织,部分社区事务则委托给社会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载体。如今,各种社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日益完善。比如,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和解决的公共服务及相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同时,各地还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和谐稳定,发挥其积极作用。
12月10日一大早,浙江省长兴县新居民老廖兴冲冲地走进李家巷派出所门口的一间玻璃小屋。在屋内的储存柜前,老廖输入6位密码后打开柜门,顺利地拿到了一个紫红色本子——临时居住证。
这一年来,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方面,各地以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为方向,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各类专业性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有声有色。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各类特殊人群,有效落实教育、帮扶、矫治、管理,以及综合干预等措施,动员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广泛参与,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
湖南省各级综治组织充分发挥综合治理工作优势,着力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截至今年10月,全省有16个县(市、区)级立案单位未发生命案,517个社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的目标;排查矛盾纠纷3.66万起,化解率达97.8%;在1144个乡镇(街道)、1.7万多个社区(村)推行了网格化管理。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是社会平安建设的现实需要,其中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强平安志愿者、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办法解决经费保障问题,推广治安保险等做法。
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近日设置24小时打防诈骗值班专线,尽可能帮助群众识破骗子把戏,保护财产安全;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今年以来部署开展了3个专项行动,共破获涉企案件5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6名。
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入展开,各地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治安防范,健全社区(村)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完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网络建设。此外,各地还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