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十八大这一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精准定位 规划适度前瞻
晓 渔

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快速交通体系的完善而再提速。有3个新现象令人印象深刻:

先是7月1日宁杭甬高铁开通串起了沪宁杭“金三角”。宁杭甬高铁尤其是宁杭段全线站点设置密集,以城际停靠为主,通勤特色明显。“通勤”牌的意义何在?首先,对打造更多有活力的小城市,促进城市间面对面交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意义重大;此外,“通勤”无形中减缓了“长三角”地区人口盲目向上海、杭州、南京等特大城市聚集的速度,而是成功打造出昆山、溧水等一座座卫星城,这对提升“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综合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二是10月16日全国首条跨省地铁——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花桥段)通车。花桥段开通试运营后,从江苏省境内的花桥站出发,1个多小时即可进入上海市中心。进一步传递了“长三角”突破行政区划隔阂,强化大区域“同城效应”的信号,为正在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全国各大城市群提供了一种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示范。

三是市场方面的反应,宁杭甬高铁开通后,上海铁路局和春秋航空于8月13日联手在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嘉兴5座城市开通空铁快线。借助发达的高铁网络和航空运输网络,旅客可以自由组合高铁、航班,自主设计“才下飞机、又上高铁”的“空地一体”旅程。

不难发现,精准而适度超前的政策设计、快速的市场反应,在“长三角”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交通体系规划者针对“长三角”经济密度大、城镇分布集中、产城功能互补的现实,率先做出了通勤特色的高铁站点设计和地铁跨省方案;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快速呼应,积极的政策引导带来良性互动,同城效应逐步显现。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效应和长远发展来看,经济区域不等于行政区域,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长三角”的做法,尊重市场规律,既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这也正是“长三角”城市群引领全国、跻身世界级的原因所在。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在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当下,理应摒弃过去“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维,做到深入调查研究,理性谨慎判断,精准目标定位,适度超前引领,增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