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2013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有“定力”
本报记者 陈果静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从效果看,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信贷结构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得到加强。

流动性调控精准发力

今年6月,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一场流动性紧张被业内视为流动性调控的“分水岭”。当时,面对市场流动性趋紧的状况,央行坚持“不放水”,促进市场主体加强流动性管理,并形成合理稳定的预期。这一调控思路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回顾2013年,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央行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有效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并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央票开展了续做。此外,还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临近年末,资金利率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趋于平稳。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两率”市场化又进一步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今年货币政策改革的重要内容。

今年,利率市场化实现了“加速跑”。7月20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贷款利率水平、票据贴现利率、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决定权均交还给了市场主体。12月9日,《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12月12日,首批同业存单出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这样描述: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汇率市场化清晰的路线图已经绘就: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2月3日,央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30条细则中,与资本项目开放的相关条款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意见》真正打通了境内外资本市场联通的通道,通过设立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和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创建了资金在区内和境内、区内和区外之间转账和投资渠道,推动了资本项目可兑换。

随着自贸区相关政策的落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有望率先迈出实质性步伐。下一步,央行将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式,便利企业走出去;进一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减少外汇管理中的行政审批,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

周小川说,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QDII和QFII的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