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张 忱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打盹的老虎是病猫。只是一味求快,以至仓促,错讹百出、泥沙俱下是早晚的事。

这一周,够人民教育出版社忙活的。针对来自一线教师的质疑,该社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承认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确存在6处错误,包括“劝慰”写成“权威”,“沐浴”写成“沭浴”之类的硬伤。这本已让人瞠目,而更让人呆若木鸡的则是声明中给出的理由——“时间仓促”。

听说过专栏作家仓促赶稿的,比如查小欣,每周供7个专栏,飞机起飞前的5分钟也能赶出一篇来;又比如倪匡,3天能写13篇,每篇2000字。赶出来的稿子读者还可能更爱看,可从来没听说过做教材还能赶的,尤其是自认权威、以提供标准答案为旨归的教材。经历过多年文字学习的人都知道,要想不在简单的字词用法上出错,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踏踏实实地下硬功夫、苦功夫,最忌讳偷懒取巧。若真是时间仓促,还不如让孩子们沿用旧版,就算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也比真伪不辨、荒腔走板要强。自《汉字听写大赛》节目播出之后,不少人开始对孩子们的“识字”水平刮目相看,真不知道让他们学了此类仓促制成的教材重赛一场,是否还能如此神勇;而某些教材的专业编辑与他们同场竞技,又能撑过几轮。

本周,同样“仓促”般忙碌的还有排行榜。编剧、漫画、网络作家富豪们纷至沓来,在排行榜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惹来了不少争议。以2100万元稿酬上榜的编剧石钟山直指榜单数字不实,只是来自于估算;现实中,相当一部分编剧的收入有限,地位只在整个影视产业链中居于末流,剧本的重要性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榜单统计上的差池,后一组问题似乎更为重要。在只认收视和票房,要求快拍、快上、快播、快赚钱的行业氛围里,颇多剧本在极短的时间里被流水线制作出来。而这类仓促而就的作品,必然带来故事的生硬与人物的扁平,稍好一点的说是隔靴搔痒,等而下之的则沦为荒诞狗血,影视作品讲故事的水准也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打盹的老虎是病猫。没点“批阅十载”、“增删N次”的精神,只是一味求快,以至仓促,错讹百出、泥沙俱下是早晚的事。这样的活计,在师生没有选择、投资方人傻钱多、观众生冷不忌的年代,制造点虚假繁荣还行。等大家都回过神来,还继续打着“时间仓促”的幌子,看起来再厚实的长城也难保永世不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