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识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型机器人潜藏“金矿”
本报记者 杜铭
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
(资料来源:欧勇盛等,《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5期)

说到机器人,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2007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中的一段预言常常被广泛引用: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很类似30年前的个人电脑、20年前的手提电话和15年前的移动互联网。

让机器人像家用电器一样进入人类的生活?这听起来有点疯狂,有人甚至会联想起科幻电影里人类被机器人统治的恐怖画面。其实这一切并非天方夜谭,回想一下:30年前,当电子计算机还需要几个房间才能容纳时,谁也想不到今天的个人电脑甚至可以放在我们的枕边,就像打开书本一样随心所欲地把玩;20年前,俗称“大哥大”的移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今天我们要是没有一部智能手机,不装个“微信”,就显得跟不上时代,彻底“out”了,打电话的功能似乎变成了陪衬。

同样,今天看起来显得“幼稚”无比的机器人,最终也将和个人电脑、手机一样,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配“家用电器”,从很多方面深刻地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

您的家庭助手

2013国际智能物联和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一个名叫“小优”的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别看它只有40厘米高,重4.6千克,可会的本事真不少:唱歌跳舞、精通英语、能讲故事和聊天、可以陪伴孩子进行语文、数学学习,还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时间管理等。

“‘小优’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家庭中给孩子做伴,陪伴对象是0~12岁的小朋友。”北京紫光优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楠介绍,尽管现在有很多教育软件,有的家庭还用iPad平板电脑进行幼儿教育,但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你不可能让小孩叫iPad‘哥哥’,让iPad像‘人’一样陪伴小孩玩耍、学习,甚至监督小孩不要玩太多游戏。”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的定义,服务型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对人类和设备有用的服务,但生产操作除外。有别于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非结构化环境,结构比较复杂,能够根据自身的传感器,通过通信获得外部环境的信息,从而进行决策,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

服务型机器人不仅能当“保姆”,还能当“管家”。想象一下,您在公司就能命令“小优”让家里的电饭锅煮饭、提前打开空调调好室温、打开热水器为你放好洗澡水。到家后,就能享受香喷喷的米饭和家庭生活的“温暖”舒适。这就是服务型机器人的另一大应用方向——智能家居系统的“神经中枢”。

“我们在和电信运营商合作,让可以用手机控制的机器人,成为家庭智能物联网的核心信息中枢,把外围的智能设备关联起来。”尽管现在有很多设备都在抢占您家的客厅,但刘雪楠认为机器人具备天然优势,可以成为关联起所有智能设备、并给他们“发号施令”的“司令官”。

机器人有“腿”,可以在家里行动自如,您只需要打开安装在手机上的程序,就能随时通过机器人的“眼睛”——视频摄像头来察看家里的一切。不放心小孩一个人在家里怎么办,您可以让机器人寻找您的宝贝,看看宝贝在哪里、做什么,会不会遇到危险——机器人具备可以移动、能够视频互动的特性,也能在未来的智能家庭中大有用武之地。

家庭教育娱乐、智能家居、家庭安全健康、信息服务,服务型机器人将从这四大方向成为您的家庭助手,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站在“小优”们背后的,是近年来逐渐成熟的微电子、互联网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物联网等多项技术。苹果手机的Siri语音识别交互技术等成功案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自然化人机交互技术取得的成就与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技术取得的进步,为服务型机器人下一步进入家庭提供了保证。

未来商业“金矿”

日本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蛋糕”将达到每年500亿美元的规模,是现在市场规模的10倍。一项来自弗里多尼亚题为“世界机器人在2016”的全新调研表明: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机器人。从现在起,一直到2016年,全球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时,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能会翻上两番。

不仅如此,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会为新兴行业提供绝佳的“载体”。就像围绕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催生出手机社交、手机游戏、手机银行等一批发展速度惊人的新兴产业一样。随着未来机器人逐步进入每一个家庭,传统的商业模式或许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当您离不开iPhone等智能手机,习惯了下载使用苹果网上商店的几十万种应用程序和游戏,抑或靠付费音乐和影视打发时间时,别忘了“乔布斯”们正凭借着他们建立起来的商业生态系统赚得盆满钵满;当您每天不刷个“微博”、“微信”就浑身不自在时,“马化腾”们也正在琢磨着向您推送个广告、推销点东西,甚至是过去被银行垄断的金融业务。——有人调侃互联网经济就是“眼球经济”,哪里只要拥有规模庞大的“粉丝”群,敏感的商业触角就会伸向哪里,把客户群体的潜在商业价值挖掘得淋漓尽致。

同样,当机器人成为了您的“管家”、帮您打理日常生活时,那么很自然,那些嗅觉灵敏的商家迟早会找到他们未来的“金矿”在哪里——数以万计、“潜伏”在人类身边的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商业平台,“他”可以陪主人说话聊天、给主人唱歌跳舞,甚至帮助主人选购一件衬衫……那么,“他”很可能成为商家未来的“必争之地”。

比如,机器人可以为您推荐最新的歌曲,如果您想听免费的,那么不妨先听一段广告;如果您不想听广告,可以直接选择付费下载——您只需要轻轻地摸一下机器人的胳膊,刷一下指纹,就可以愉快地完成一次购物。而这只不过是最简单、最容易想到的商业模式。别忘了,手机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都能大做文章,围绕着机器人的智能化、延展性、可移动等特性,蕴藏着无数可以开发的商业机会。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产业和商业模式不断被推翻、被改造、被超越——PC产业的兴起,催生出微软、英特尔这样的IT业巨人;后PC时代,互联网的浪潮袭来,又使得谷歌、苹果、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在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和财富神话。随着机器人时代来临,谁又将执新兴产业之牛耳,号令天下?

“芝麻”如何开门

在机器人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企业家将之进行取舍、整合,并推向市场进行检验,那么新技术永远只能躺在实验室里,成为一件观赏品。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的很多主要技术均非自身首创,但他们能把技术变成产品并取得商业成功,才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实际上,我们也并不缺技术。足球机器人比赛、炒菜机器人的种种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但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依然遥远,为什么?不妨看看机器人大国日本的案例。早在2003年,三菱重工就推出过家用服务型机器人Wakamaru。它能为老人读报纸、打电话,但价格过高,至今销售量仍为零。索尼公司的电子宠物狗Aibo凭借着可爱的造型和灵活的肢体动作一度广受欢迎,但Aibo高达2000美元的售价,似乎只能是富人的“奢侈品”。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先进机器人中心主任李成荣认为,除了成本制约,对家用机器人的功能定位也非常关键。“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约着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他表示,智慧家庭对家用机器人的需求,将推进家用机器人走向市场化的步伐。

再看看全球唯一成功实现市场化的服务型机器人——美国的自动吸尘机器人Roomba。它能够自主驱动,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主动清扫房间。自2002年上市以来,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台,这主要得益于其120美元的售价。生产Roomba的iRobot公司总裁海伦·格德纳 (Helen Gardner)就曾说:“我们能生产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顾客想买什么。我们首先会考虑消费者。”

“现在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尚显‘幼稚’,相当于个人电脑处在8位机时代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小优’就抓住了幼儿启蒙教育这一市场切入点。”刘雪楠告诉记者,根据其对市场的了解,售价在3000元到8000元之间的智能型机器人,跟一部智能手机的价格不相上下,可以被不同层次的家庭接受,有望在市场上打开突破口。“小优”机器人今年8月上市以来,第一轮招商就完成了2万台。“2015年该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50万台,届时,销售价格将降至4000元左右。那时候‘小优’就成了人人都能用得起的机器人‘保姆’。”

当前我国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初期面临着价格过高,难以被国内消费者接受的窘境。有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方法便是采用“走出去,返回来”的市场战略。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以技术合作为辅的模式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在国内进行生产。在发展初期主攻国际市场,依靠性价比优势在国际上打开销路。批量生产降低成本以后,可以逐步引导国内普通家庭的消费,达到把产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我们期待机器人产业“芝麻开门”的那一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