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个体间那至深至切的感情,就是强大的地心引力。
几乎出于一种本能的冲动,就跑进影院看《地心引力》了——据说里面有中国的天宫和神舟,立马民族自豪感荡漾,想去看看这部好莱坞“2013最佳科幻电影”是怎么表现我们的航天科技成就的。
相信一如我之国内观众,是可以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爱国层面的精神满足的。当浩瀚的太空弥漫死亡的威胁时,我们的神舟成为了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但片中女主角瑞恩使用它们还有俄国空间站时的那种决绝和霸气,还是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好莱坞制作及美利坚价值观那横扫一切、傲视天下的风格。好在这是一部表现人类与宇宙关系的科幻片,因此,不管你因何缘由走进影院,当你走出影院时,留在心里的都将是超越国界与民族的震撼。
这震撼绝对和技术有关。极其逼真细腻的技术表现,富有体验感的镜头与画面,把凡夫俗子脑子里想到的想不到的、见过的没见过的太空经历,如此生动清晰地呈现,令人叹为观止。让人有些意外却又回味的,是技术呈现的简单与朴素。同为技术特效大片,《地心引力》没有《阿凡达》的绮丽,也没有“少年派”的奇幻,像一部科普纪实片,打造出极具现实感的太空之旅。这样的处理,反而具有了直入人心的力量。《地心引力》以复杂的科技手段为支撑,呈现出非常现实的美感,让精心设计的“炫技”归于朴实,这正是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大气与高妙所在。
《地心引力》带来的震撼,绝不止于技术这么简单。影片用近乎冒险的方式,表现了一个人心灵的自我救赎。为什么说冒险呢?全片只有两个主演,且男主角很快丧生,只剩下女主角独自面对太空、面对死亡、面对观众,这使得强烈的戏剧冲突很难设计,导演像女宇航员一样被限制在太空领域中微小的“密闭空间”里。因此,我们不能不叹服阿方索·卡隆的匠心和桑德拉·布洛克的演技,在十分受限的时空里展现了一个人激烈的心灵冲突直至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从遭遇意外、逃避生活到漠视太空之美、生命之忧,再到对于死亡本能的恐惧与抗拒,最后发自内心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重回生活的渴望,女主角瑞恩在历经一系列灾难与挑战后,终于走出了囚禁自我心灵的“密闭空间”。当瑞恩返回地球、站在水边的土地上时,影片就此定格、结束。这个镜头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生命个体间那至深至切的感情,就是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我们纵使是千难万险也要回归大地。这时,《地心引力》也就因之具有的哲学意义,超越了普通的科技大片。
但不是没有遗憾。当瑞恩乘着熊熊燃烧的神舟、九死一生奔向地球时,其壮烈撼动人心,也不禁想到了宇航员将死亡置之度外,突破地心引力、冲向太空时的无悔无惧。摆脱地心引力的壮美,尤甚于回归大地。太空、宇宙,从来就承载着人类的梦想与希冀,也承载着人们心灵的自由。仰望星空,是人们回归精神家园的一种方式。影片中瑞恩在自我世界里游走时,她选择了当宇航员到太空中去获得解脱与宁静。我相信,当她漫步太空,感受到宇宙之大之美时,她内心所受到的抚慰与触动,一定是她的心灵回归大地的开始。人类心甘情愿冒着再也回不到地球的风险也要脱离地心引力去追寻和享受奥妙太空,影片中男主角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引导着女主角和观众去欣赏太空中的恒河之美、日出之灿,可惜,这部分的内容表现得太少了。
我以为,《地心引力》作为一部太空片,展现得更多的是从太空回归大地。其实,没有挣脱地心引力,何来回到地心引力?如果《地心引力》能在通过女主角的自我拯救强调大地之重时,给予影片和男主角更多空间去描画天空之美,那么,不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美学、哲学层面,都会更丰富更精彩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