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1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钢城”本溪变“药都”
本报记者 张允强

钢铁是辽宁本溪市财政的主要来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令本溪屡次被拖进经济低谷。本溪人开始明白,不能不吃“钢铁饭”,又不能只吃“钢铁饭”。近年来,本溪依托独特的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产业,打造“中国药都”,而承担这一转型重任的是本溪国家高新区。

“我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明显优势。”本溪市市长高宏彬说,首先,拥有资源优势。已发现野生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1117种,总蕴藏量达到2000多万公斤;其次,交通便捷。本溪高新区距沈阳国际桃仙机场只有18公里,在沿海两小时经济圈中拥有营口、丹东两个入海口;再次,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本溪医药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药产业体系。

2012年,本溪高新区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为了适应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溪高新区强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本溪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进行重大调整,使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由市政府直接管理、直接指挥、直接操作。

新的工作模式加快了“中国药都”的成长。从2008年9月15日第一个医药项目开工,5年过去,高新区已形成医疗器械、健康等多项产业链条,成为国内同类园区中唯一集研发、孵化、产业、集群、园区于一体的国家高端品牌医药产业集聚区。截至目前,高新区已集聚产业项目96个,辽宁修正、未来生物、开普医疗等53个项目正式投产;完成注册划转和投产医药品种409个,其中市场潜力在亿元以上品种35个。2012年,高新区药业及配套销售收入实现200亿元,今年预计实现248亿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