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能否重拾增长信心?
IMF2013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明显高于2011年3.2%和2012年2.9%的增长速度。这表明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正在好转,尤其是,IMF对未来5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显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架势,具体而言,2014年增长3.6%,2015年4%,2016年4.06%,2017年4.11%,2018年4.12%。
但即使如此,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目前断言2014年将成为世界经济重拾增长信心的一年为时尚早。欧元区2013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增速仅为0.1%,低于第二季度的0.3%。在最新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欧盟委员会预测欧盟经济今年为零增长,而欧元区仍萎缩0.4%。鉴于欧洲经济复苏前景不佳,欧洲央行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25%,将隔夜贷款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75%,同时维持零隔夜存款利率不变。至此,欧元区主要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日本7至9月经济增长率较今年上半年减半,在日元走软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增长仍然弱于预期,令市场更加担心日本能否走出多年来经济增长停止的局面。
发达国家将集体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欧盟和日本均推出了量化宽松刺激措施。在过去5年时间里,美联储的宽松措施总计向金融市场注入了2.7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的好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今年6月释放退出信号,声称美联储的债券购买行动可能在2013年放缓,并大约在2014年年中时完全终止。今年9月,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宣布将继续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资产采购量不变。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决定暂缓退出,给量化宽松政策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决定美国暂缓退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美国当前经济增长并不强劲,实际失业率仍然很高,而通货膨胀率远远低于2%的水平,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空间仍然巨大。虽然退出并不意味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扩张的程度至少在降低。其次,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不够强劲,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神经极其脆弱,任何退出过快的信息都会引起市场的波动。第三,从操作层面看,美联储正处于换届期。
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形是2014年上半年美联储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退出。房地产是当前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在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的阶段,如果美联储大幅缩减购买房地产抵押金融产品的力度,其后果不言而喻。所以在退出时,美联储将先缩小美国国债尤其是短期国债的购买规模,然后再逐步退出国债的购买,最后逐步退出对房屋抵押金融产品的购买。在美国开始退出后,英国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退出的国家,而欧盟和日本退出时间表则严重依赖于经济的未来走势,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没有退出的足够理由。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会重回西方吗?
新兴经济体崛起是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突出现象。当前,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据相关预测,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预计经济增长4.5%,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对于2012年,新兴经济体增长率下降幅度超过预期。IMF报告认为,“在从大衰退复苏以来经历了一轮超出潜能的产出猛涨以后,亚洲、拉美新兴经济体国家增长已经降温了”,而与此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活动开始从低迷加速”。虽然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间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在缩小,但目前尚难以判断这种缩小乃至翻转是否会作为一种趋势存在,因此也难以断言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会重回西方。特别是如果主要新兴经济体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主要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各有侧重。巴西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需要努力提高投资水平;印度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俄罗斯则需要实现经济更加均衡的增长。
新兴经济体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是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主要根源。纵观历史,新兴市场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基本规律是,一旦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收紧,资金流动马上会出现逆转,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回发达国家。
然而,新兴市场已吸取过去的教训,显著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新兴经济公共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比10年前要稳健的多,金融市场的审慎监管机制也有所改进,避免了严重的金融混乱局面,并在危机后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未来资本流动逆转的趋势将更多沿着2008年而不是1994年金融危机的演变路径发展。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在目前不确定性较高的形势下,推动资本流动的往往是投资者情绪,这意味着,哪怕是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也不是完全处于“避风港”。相形之下,最脆弱的是那些没有国际货币发行权而且宏观基本面不佳的新兴市场国家。而对于英国、日本、欧洲这些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经济体而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对其影响相对有限,有可能通过进一步放松本国货币政策的方式来应对。
对新兴市场而言,未来有效防范与应对类似局面的措施主要有3条:一是推动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根本性改革;二是推动国内要素市场的改革,实现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动态平衡;三是正确认识与发挥资本管制措施减轻跨境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干扰的作用,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 (执笔:田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