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刘德良

2009年以来,我国社会资本加快进入文化产业,投资规模5年间大幅增长。同时,金融市场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在银行信贷、债券发行、信托融资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推动着文化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机遇。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呈现如下特点。第一,银行信贷产品快速推出,信贷融资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今年3月,我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高达1291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24.9%。第二,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文化企业债券融资的核心市场。截至今年7月,约有80多家文化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进行180多次各类债券融资工具交易,融资规模累计约1820亿元。第三,文化企业信托融资实现高速增长。截至今年7月,文化产业通过发行信托产品进行约124次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98.56亿元。第四,私募股权融资近两年实现融资事件数量和融资规模双向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2年间,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内发生私募股权融资事件711起。第五,上市融资成为优质文化企业逐步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100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IPO上市文化企业融资规模达到1057.85亿元。第六,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兼并重组加速明显。第七,政府大力建设投融资平台,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明显,投融资体系快速形成。第八,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热情高涨,房地产业、矿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一批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进入文化产业。

然而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化产业投资经验不足,某些细分领域内存在投资过快过热的趋势,而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改革不够深入的领域,资金供给则相对不足。二是文化金融产品多元化不足,难以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三是文化产权交易体系、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还很不完善,导致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接困难。四是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国有文化资产在管理、流转、出让、交易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五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障碍仍然存在,阻碍着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六是版权交易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推动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面向文化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并通过制度设计保障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平等、公平、自由地参与文化产业投融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转让交易平台。二、推动探索建立社会资本参股、控股国有文化企业的制度体系。三、推动文化产业经营信息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四、推动无形资产会计制度改革,建立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金融体系。五、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联合优秀的民营企业兼并收购国外文化企业,快速进入到国际市场,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六、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发展布局和兼并重组方向,联合宣传文化、财政、税务、工商、国土、人社、商务及金融监管等部门,共同出台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性意见,以股份制改造、上市和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为核心手段,以已上市或拟上市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吸收或联合竞争能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最终培育出一批混合所有制、跨媒体跨平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型企业。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