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子部队”走出综合保障新路径
——沈阳军区某应急保障旅紧盯强军目标训练纪实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高盛宽 戴 岳
被称为“影子部队”的沈阳军区某应急保障旅给参加军演坦克实施拦路油料保障。
郭 冰摄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门列为一个重要部分,勾画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蓝图。《决定》提出,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为此,记者走进沈阳军区某应急保障旅,探寻这支预编的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提升综合保障能力的创新实践。

20分钟,一个具有群车加油功能的野战加油站开设完成,一座多功能野战弹药库拔地而起;40分钟,一座具备手术、洗消、远程会诊等10余种功能的现代化野战医院展开完毕,开始接收伤员;60分钟,主副食加工方舱里的饭菜已然飘香……

这是预编于沈阳军区联勤某分部保障旅演练时的场景。保障旅由弹药营、油料营、物资营、卫生营、汽车营和给水连整合而成。“五营一连”都是从分部所属的仓库、医院抽调组建的,单位是“预编”的,官兵是“预任”的。尽管被人们称为“影子部队”,他们却按照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要求,优化整合为指挥快捷、协同顺畅、保障高效的综合保障实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综合保障需求。

平战转换没有“休止符”

战机转瞬即逝,紧急转换要与时间赛跑。

为了提高应急保障旅平战转换的速度,保障旅建立起战、管、修、供、训有机融合的联勤保障战备常态化机制。同时,运用自行研发的集保障指挥、物资管理、人员管控于一体的保障旅指挥管理平台,对保障旅人员及装备技术状况实现了由概况了解转变为精确感知;采取改进方法、精简内容、优化物资器材补充等方法,将应急保障旅平战快速转换流程由过去的20余项精简到现在的不足10项。

野外驻训转场过程中,运输车上不再是散发的各类物资,取而代之的是堆放整齐的箱组。据保障旅政治部主任李铭介绍,针对平战转换中物资领取快速准确的问题,他们将零散战备物资划分为通信、医疗、军需油料、野营装具等6大类,制作了外线工具箱、多功能医疗箱、野战政工箱等21种49个箱包囊袋,形成了一套一旦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即领即走的箱组化配载模式。

据介绍,这个保障旅组建20年来,先后完成了抗震救灾、援外维和、中俄联演、跨区机动等30余项重大演习和实战性保障任务,并完成了一整套保障法组训课题研究和数十种应急预案的编写,探索出在营训练、营连合练、抽组训练、综合演练等10余套全新后勤保障训练模式,为保障打赢未来战争开辟了快速通道。

协同优化实现1+1>2

“命令你部对红军穿插分队实施油料补给,并配送热食保障。”那年深秋的一场演练,保障旅配属“红军”某师战役后勤,油料营和综合物资营闻令而动,从不同配置地域向“红军”穿插分队途径区域转移。

15分钟后,物资营最先与“红军”穿插分队相遇。然而,分队官兵刚接过热食没吃几口,油料营也抵达保障地域。为了不影响下一轮进攻,大家只得放下手中饭菜,跑回装备进行油料补给,眼看热腾腾的早餐在寒风中变成“冷面”。

与此同时,弹药营按照导调指令正向某炮兵团配置地域前行。由于携带弹药数量较多,辎重装备在泥洼道路机动缓慢,结果比原定时间晚了20分钟。随着弹药补充完毕,问题接踵而至:原来,炮兵群只需1个基数弹药补给,而弹药营所带数量供过于求。粮草官不得不把大批剩余弹药重新运回。

保障考核最终被判不合格。败走麦城归来,复盘演练轨迹,旅政委张文教一语破的:多种专业类型的保障分队组成的综合后勤保障集群固然强大,但是,现代战争时不我待,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满足一线作战部队的大批量保障需求,必须实现同一时间、多种地域、多项任务保障,用最优组合方式产生1+1>2的保障效能。

随后,他们综合分析联合集群行动特点,考虑未来战争环境下联合行动一线兵力投入巨大、纵深攻击时间紧凑的特性,及时研究确立了“提前预置与主动配送一体,一站直达与网络聚焦一体,伴随机动与立体投送一体”的保障原则,深度切合战役决心,真正实现决策同步、行动联合、保障一体,消除了“时滞”。在此基础上,坚持信息流引导物资流,加大智能辅助决策运用深度,全时野战目标跟踪定位,运输平台全数加固伪装,进而初步达到了精确感知需求、精确调配物资、精确控制行动,使保障按需前送、按时抵达、按量补充。

2013年深秋,保障旅再次亮剑军区“联合—2013”实兵演习战场。那天夜里,大雾弥漫,旅预备保障群接到联合集群指令,保障群指挥员轻点鼠标,打开一体化保障信息平台,很快完成了人员、装备、保障物资抽组编成。10分钟后,全副武装人员和一车车保障物资便直奔保障地域。

战场保障无缝衔接

“前方机动部队急需600人次热食”、“后方运输物资遇敌袭击”、“后勤指挥系统受敌干扰”……在某野外驻训地域,面对突如其来的道道指令,保障旅从容应对。

只见油料分队在浓烟沙尘中抢占有利地形,迅速铺设野战加油平台,20管群车加油车开始对过路车辆实施接替保障。

物资分队在水源地带迅速支起野外炊事车,开展起热食制作。2小时后,1000多份热食及时送到了一线官兵的手中。

突然,指挥部与作战部队无线通联中断,敌军开始强磁干扰。只见粮草官运用某型无线网络加密设备,搭建起公网密语通联系统,迅速开通网络。

保障旅旅长赵显民告诉记者,他们对现有装备、设施保障载体进行信息化改造,采取革新与研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了“快、变、避、骗”4种通信保障方法,能在野战条件下10公里范围内解决有线可视通联难题。

战场瞬息万变,保障过程必须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在探索战役后勤保障训练方法过程中,他们把“对接训练”作为重头戏,先后开展了“保障旅与战役既设后勤保障力量衔接”、“保障旅与战术后勤力量衔接”、“战时后勤保障手段与部队实战需求对接”等课题的研究。为使战时后勤保障手段与部队实战需求对接,保障旅先后组织几十名指挥员走进被保障部队和地方相关部门调查论证,先后修订了11份后勤战备方案,重点探索战时后勤应急保障组织与实施的程序、方法,细化信息传输等各类保障要素。每次部队演练,都可以看到保障旅官兵在一线作战部队的“中军帐”内参加联席指挥。

随着研究攻关的深入,该旅针对无缝对接保障,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自主开发了后勤物资“三色”消耗监控系统,实现对前方部队物资消耗实时动态感知;展开一体筹划、一体保障、一体防卫等一体化保障课题研究;开展接替保障、伴随保障、越级直达保障等课目训练;并与陆海空、二炮等多个兵种部队开展了20多次实兵联演,探索出一系列紧急情况下对接保障的新训法、新路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