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三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群体。在这些方面,英国、丹麦、瑞士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英国农场独特的“生意经”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在英国,农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2%,农业产出也少得可怜,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然而,提起英国农业,业界则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国家仅仅用了不到2%的劳动力,就供应了全国60%的食品需求。除了得益于政府扶持及高度城市化外,英国农场独特的“生意经”也为英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有机农业成为新亮点
与其他国家一样,英国农业也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从自然条件来讲,英国常年阴雨不断,光照时间短,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即使是当前英国农业已处于高度集约化管理阶段,但是时常出现的恶劣天气仍然让农场主们叫苦不迭。再加之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竞争,英国农业的处境并不好。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绝大多数农场只能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农场主们的“生意经”就发挥了作用。
瞄准消费者的“胃口”,发展有机农业,成为英国现代农业的新亮点。长期以来,英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较好。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爆发的疯牛病,却给英国消费者重重一击,他们对农业高科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为有机农业发展创造了契机。据了解,疯牛病事件发生后,许多英国农场主纷纷转身经营有机农业,从而使得有机农业在英国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据统计,英国有机面积74万公顷,占农业耕地的4.2%,2012年英国有机食品销售额18亿英镑。
对于越来越多的农场主经营有机农业,英国政府也持开放和支持的态度,对有机农业一如既往地予以政策扶持,同时委派相关机构对有机农业产品开展认证工作。另外,英国各大超市也纷纷跟进,在食品柜台设立有机食品专区。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英国60%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购买有机食品。
大有大的产品营销模式
搞好多种经营,成为农场主的新型“钱袋子”,也为英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英国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劳动力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数量多,一般属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营的大农场,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但却占了农场土地面积的45.2%,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
对于大农场主而言,尽量避免产品增加销售环节,是他们减少价格损失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一方面与大型超市或加工厂达成销售协议,产品产出后直接由超市和加工厂购买,从而实现价格更大化,另一方面他们则利用大型农场产品数量多、品种丰富的优势,自建销售渠道,把产品直接送到最终消费者。目前在英国各地都能见到的Farm Shop、Millets都属于农场产品直销经营店。
小有小的灵活经营方法
与大农场相比,家庭农场的经营则更为灵活。记者到英国多地采访时见到,英国家庭农场经营的项目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农场设立采摘园,反季种植各类水果、蔬菜;有的农场则干脆开设农场游,他们把自己的农舍对外出租,让城里人在农场里度假休闲;有的农场还与周围的农场一道将田间小道连接起来,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
每逢周末,来自英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农场开展徒步运动,不仅给农场带来了人气,带动了消费,而且农场主们经常把他们的农产品摆在田间地头,让徒步者品尝,有效地扩大了产品的品牌效应。记者在英国中部的拜泊里村镇还看到,在这个被赞誉为“英国最美的村镇”里,四处都建有虹鳟鱼鱼塘。山清水秀纯天然的自然风光,让这里的虹鳟鱼名扬英伦,而虹鳟鱼的美味又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据当地村民称,游客若希望在这里住上一晚,至少要提前一年预订宾馆。
丹麦:在农业强国想当农民不容易
本报驻哥本哈根记者 关晋勇
由于丹麦农业占据了欧洲的农业产业链顶端,在美欧自由贸易谈判中,丹麦并不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畏惧美国低价农产品的倾销,反而把这当做向美国市场拓展的机会。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和丹麦拥有高素质的农民群体密不可分,而在丹麦想当农民需首先持有绿色证书,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丹麦是欧洲著名的农业强国,农业在丹麦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丹麦耕地占国土面积的62%,从业人员仅有8万人,即全国人口的1.5%从事农业生产,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为3.5%左右。丹麦生产的农产品足够供给1500万人消费,因此丹麦农产品的三分之二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的16%,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占丹麦出口农产品的60%。
在丹麦每年大约有2%的青年进入农业领域,人数约1200人,其中约有900人完成了教育,得到了绿色证书。有绿色证书的青年农民在购买农场时可以得到一小笔政府补助款,也可以得到政府保证的特别低息贷款。一个人须经过10年初等教育后,并在农业学院经过三个阶段约5年的学习,才能拿到绿色证书。
第一阶段包括6个月的农学院课程和在指定农场的12个月的正式培训实习。其中包括挤奶课程和考取拖拉机驾驶执照的测试,并教会学生在干农活时如何避免事故,不受伤害。训练内容涉及家畜和农作物管理、工程、数学和一些其他基本学科。完成这一阶段学习的学生就有资格成为农场雇员了。
第二阶段是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追加18个月的农场实习和6个月的学校课程。经过这两个阶段共3年半的培训,学生就能成为一名技术农民了。技术农民只能负责一项农业生产,如养牛、养猪或农作物种植,同时也熟悉短期计划的制定。
第二阶段结束后是18个月的农场管理课程,其中4个月是在农学院上课。农学院课程包括生物、农机、财政管理、农场管理及人才开发等。在此阶段,学生也可以改学农业技师专业,以便能够在农业咨询中心及其他农业商业机构找到一份咨询性工作。完成学习后就可以拿到绿色证书了。因此,丹麦的农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进取心的经营者,同时具备生产管理、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除了需要取得资格证书外,在丹麦当农民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现在每年大约有1万名农民参加再教育培训。课程包括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及如何转向生产利润更高、销路更好的产品。农民大多自愿结成小组在日常工作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有8人至10人,定期开会。经小组一致同意,他们也经常聘请咨询顾问来参加会议。
丹麦特有的咨询中心帮助农民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获得最新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专家将研究成果发送到遍布全丹麦的地方咨询中心的咨询员手中,咨询员则为农场主们安排讲座和学习小组,以确保这些知识会被很快地运用到工作和日常生产中去。专家们会告诉农场主丹麦以及国际上的最新科研成果,以确保新知识能很快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让丹麦农民能够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保证了在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生产出最佳的产品。因此,丹麦农民也经常参与教育和研究部门的合作发展工作,这些合作在农民和研究员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丹麦政府为了保证本国农民具有先进的知识,还要确保从事农业的人员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为了确保丹麦农民真正热爱农业,避免半途而废,丹麦政府严格要求,农民不得向自己的子女无偿赠送或遗赠农场,后者只能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因此,青年农民购买农场时,必须投入新的资金。一般情况下,农场是逐步移交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青年农民先买下农场的一半,与其父母一起经营数年后,再接管整个农场。其结果是,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农场的人会将毕生心血投入农业生产和农场经营。
瑞士现代农业消除城乡差别
许安结
瑞士在农业发展方面可以说是先天条件不足:国土面积小(4.13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更是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人口少(约700万),市场容量小。尽管如此,瑞士农业仍高度发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现代种养业的发展。
1992年以前,瑞士农产品自给率很低。1992年,针对农业发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长过快、国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农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履行国际义务等诸多问题,瑞士政府颁布了第七个农业发展报告,决定对农业进行重大改革。瑞士政府制定了4项改革目标: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放开农产品市场;建立更有效的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时至今日,瑞士的农民收入趋于稳定,政府取消了农产品保护价并减少了对生产的干预,对农业的政府支出趋于稳定,同时有效地履行了对国际组织的承诺和义务。
目前,瑞士农业产业化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其农业产业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较大的农场都有自己的加工企业,如乳制品加工厂、果汁厂、冷藏库、蔬菜加工保鲜部门等,农产品要经过加工后才能出售。有的加工企业除了加工自己的产品外,还带动周围比较小的农户发展生产。同时,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等各种服务,规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并且按订单收购。二是市场带动型。瑞士的农产品市场有连锁店、批发市场和小型农贸市场,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零售渠道。瑞士还成立了全国农产品销售协会,各地区设有分会,会员由生产者、销售者参加,定期召开会议,协商近期农产品价格并公开发布,生产者可以根据其发布的价格来确定生产计划。
作为发展现代种养业的基础,瑞士的农业教育也很发达。农业教育分3个层次,即高等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瑞士有两个联邦技术学院,主要承担农业高等人才教育和基础研究;有6个研究站(实用技术学院),主要承担实用技术研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主要承担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学校,都有完善、先进的教学设施。
瑞士政府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定:凡是经营农场者,都必须接受相当于中等水平的教育并取得相关证书。在高等教育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瑞士的农业职业学校则侧重实际操作。如其葡萄酿酒专业,有葡萄园、小型酿酒厂及各种化验检测设备,并备有各种世界名牌葡萄酒供学生品尝、鉴别。凡是在生产中需要的技能学校都教,学生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能直接应用。如农业实用技术学院规定,招收的学员必须具有两年农场工作经验,并经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入学。教学内容除了品种和栽培技术外,还有农机修理、农机驾驶、木工制作等。
在今天的瑞士,城乡差别已基本消除,农村的田园风光比城市更加令人陶醉,而这与其高度发达的现代种养业都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