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各有优点和弱点。缺少某一方面来管理经济,其结果将是一样的,即试图用一只手来鼓掌。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关键是用好“两只手”鼓掌。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这一重大论断,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是解放思想的又一次突破、理论创新的又一个成果,也是打造更有效的市场、更有为的政府务必遵循的基本方针。
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今年两会上,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讲了一件事:某地为了政绩,毁掉“攥一把流油”的肥沃土地去引进工业项目,还要降低门槛把好好的土地白送人家;招进来的企业关注的既不是市场也不是成本,而是市长接见、“红头文件”,上的项目可能是重复建设,也可能就是个圈地的幌子。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产能过剩、城市病、地方债风险、生态破坏,从根本上讲都是这个问题。可以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好,发展方式就转不了,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目标也实现不了。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对价格、生产的自发调节以及自由竞争的功能,被证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政府的作用,则主要在于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当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各有其弱点。例如市场主要是靠自发调节、事后调节,对于过度垄断、两极分化、排斥公共利益等问题无力克服,完全脱离政府调控管理的市场经济就会出现“市场失灵”。而如果政府不尊重市场规律,调控管理的范围、力度过大,或者干预的方向、手段失当,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还会抑制市场活力。缺少某一方面来管理经济,其结果将是一样的,即试图用一只手来鼓掌。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对市场也不可以完全放任,要稳中有为,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就尽可能让市场不要形成政策依赖。同时也要让市场感受到政府有作为,在经济合理区间内明确长期持续、健康向前的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中央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紧锣密鼓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上海自贸区等等,同时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举措博得了广泛称赞和肯定。未来经济领域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要正视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仍比较滞后的现状,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提高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从而在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当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的角色,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做好公共服务,严格依法行政,把各种矛盾的处理纳入法治轨道,维护经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本文执笔:齐东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