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天鲜”昨热今冷为哪般
□ 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宁夏银川市2010年开始允许民营果蔬企业参与招标竞标,在市区主要街区网点建设蔬菜直销店。其中“天天鲜”果蔬有限公司中标。开始的一年间这家企业的“天天鲜蔬菜店”遍布银川大街小巷,市民也因就近能买上便宜的新鲜蔬菜而赞不绝口。

如今“天天鲜”再次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天天鲜’今年是怎么啦?那里的菜不仅不新鲜,价格也不比超市便宜,老百姓投诉他们的可多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政府初衷是为了给百姓办好事,结果好事没有办好。”一位中学教师评价。“‘天天鲜’经营处境如此尴尬,真是说不清是市场的问题,还是‘市长’的问题。”一位机关干部坦言。

11月9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走进银川市凤凰北街清湖苑“天天鲜蔬菜店”。只见这个30平方米左右的亭店里,钢架上摆放着黄瓜、西红柿、芹菜等七八种菜。上前一问价,西红柿每斤2.7元,黄瓜1.6元,芹菜3.0元。

为了对比,记者赶到银川最大的超市——新华百货超市,二楼果蔬柜台标注每斤西红柿2.8元,黄瓜是2.7元,芹菜是3.0元,两相比较,蔬菜价格相差无几。

新华百货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平告诉记者:“‘天天鲜’等大型民营果蔬企业原来都是我们的供应商。政府每个点补贴3万元支持他们分离出去办直销店,对全市蔬菜市场价格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前年开始我们连锁超市的果蔬年营业额损失700万元到800万元。为了与直销店竞争,我们也搞农超对接,也从田间地头(种植基地)拿菜,在超市果蔬柜台开设‘平价商店’,其中有27种蔬菜价格低于市场价15%,米、面、油、禽低于市场价5%。此外我们新华连超业态共有生活超市和大卖场30多家,靠规模竞争也可以把价格降下来。”

连锁超市这般折腾,难怪“天天鲜”们日子不好过。面对“市场”这只手如此强劲,“市长”这只手也不肯弱下来。

“一方面我们要总结吸取‘天天鲜’昨热今冷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政府决意重整旗鼓掌控‘菜篮子’工程全局。”银川市商务局副局长杨伟宁边说边打开桌面上的电脑,各种商业统计数字一览无余。“天天鲜”昨热今冷成因有三:其一店铺面积小,销售种类少;其二多数店铺由于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差,因此难以保证“天天鲜”;其三由于“天天鲜”公司几十个人发展直销店达100多家,自己无力经营自然找承包商代办,这其中管理就多出一层费用,体现在菜价上老百姓自然不愿为其埋单。

银川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陆晓宏介绍说:银川城区常住人口130万人,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01万亩,日均消耗蔬菜800吨。由于“夏秋宁菜南运,冬春南菜宁进”的特殊流通格局,致使银川城区菜价高于西安、兰州等西北城市。因此政府加强百姓“菜篮子”工程建设只能强化不能减弱。

陆晓宏告诉记者,当年“天天鲜”业态以民营企业自发建设为主,今年开始银川直销和零售果蔬网点(店)转为政府承建管理为主。将分3大步骤:第一,政府投入,每个便民直销网点(店)建设成本五六十万元,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水、电、暖设施齐全;第二,政府组织招投标,中标企业必须实行员工自行管理;第三,建立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统一牌匾、统一配货、统一价格等等。“凭借投资加大、规模加大、管理加强,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办好!”陆晓宏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