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速新型城镇化
安徽宿州鞋城企业——康奈生产车间内员工正在加工鞋帮。 (资料图片)

发挥引擎作用

(一)新一轮产业集群式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机遇。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经历了试探性转移部分加工环节、生产线搬迁、扩张性投资新建项目、上下游企业随同转移等不同阶段。本轮产业转移以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集群式转移为主,对当地的产业配套、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要素资源供给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促使承接地的城镇化、工业化“提速升级”。当前,中西部地区正抓住经济转型、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推动国内外要素、资本、货物、服务集聚,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

(二)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完善城镇化的硬件与软件。一是促进产业集聚、增强经济实力。如江西赣州目前221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76家承接沿海地区转移产业,占比达到80%,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二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马鞍山、吉安等地已建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网,居住环境和创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密集的区域已形成多个新的小城镇或城市新区。

重在服务与创新

安徽、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优化服务、改善软环境为抓手,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赢得了主动,也破解了城镇化瓶颈、促进了产城融合。

(一)服务

一是公共服务效能提升。重规划,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赣州三南地区均定位有国家级规划,各地市制定了产业、园区发展的专项规划。重简政,安徽提出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办理期限压缩50%,江西建立重大项目调度会制度,力推产业链招商,注重选资引智。重帮扶,开展一站式服务,探索施行“过渡工厂”,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初创困难,促进转移项目落地。

二是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本轮转移,企业看重区域市场布局,宿州据此打造三省交汇、覆盖两亿人口的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展销等生产性服务。产业转移带动劳动力回流,“90后”成为就业主体,看重生活质量,各地加强住房、教育、娱乐等设施配套,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如宿州规定符合条件的产业城员工,可按市价7折购买商品房;赣州开办37所职业学校,每年培养20多万技工,满足当地就业要求。

(二)创新

一是将区域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相结合。如赣州支持华坚、钜盛等企业到乡镇建立分厂,既解决招工难问题,又带动了当地商业繁荣和小城镇发展。同时,建立了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3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形成了22个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带动中心城市扩容。

二是将资源集约利用与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如宿州试点选择若干乡镇、村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结对共建,园区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促进劳动力到园区就业,土地整治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园区建设。同时,逐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收益权的金融功能,推动农村宅基地以及旧城区建设用地、闲置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乡社保、养老、医疗对接,为农民市民化扫清障碍。

难在底子薄、起点高

一是地方财力有限,金融支持力度不足。赣州部分县区反映,目前每亩土地“三通一平”加上拆迁补偿等,整治成本约15万至20万元,一些较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用地加上配套,政府的前期投入就需要上亿元,而这些地区正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缺乏金融资源,财政压力大。同时,转来企业又无法获得与沿海地区同等的银行授信额度,在当地的投资扩张受到制约。

二是环保能耗要求趋严,产业配套相对较弱。随着一些能耗大、资源投入多的产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节能降耗的硬指标约束也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当地承接产业转移受到更多限制。转移企业对当地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的要求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产业链不完整,很多零件辅料需从外地购进,物流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至10%,抵消了劳动力等要素优势。

三是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滞后。与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缺乏充分的市场化,当地民间资本起步晚、规模小,城乡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多元化供给不足。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镇化全面推进,当地及外来人口大量集聚,造成城乡资源与服务供需矛盾加重,对相关户口、社会保障等制度设计以及跨区协调等提出更高要求。

促进协调发展

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和城镇化发展,要统筹商务政策资源,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打开国内国际市场为切入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速要素与产业集聚,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与特色乡镇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开放开发园区建设,助力优势产业发展。依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支持开展全产业链招商。鼓励跨国公司及行业龙头扩大转移力度,增设地区总部、采购基地及物流配送中心。继续开展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基地的规划建设,指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支持当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城发展模式,力戒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

二是加强商贸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核心是建立发达市场交易体系。要支持部分地市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的内外贸服务平台,健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展示展销等功能,实现仓储、配送、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一体化,成为覆盖区域市场的重要支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开放口岸布局,设立具有保税功能的区域物流中心,加大口岸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是加强城乡服务体系建设,稳固民生保障基础。加强城镇化的规划与制度设计,对农村、农业、农民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依托小城镇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无污染的特色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快服务业发展,鼓励产业转移承接地在金融、法律、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