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一座“建在湿地上的城市”。
位于东北的这座小城,碧水环绕,河、湖、山、城和谐统一。走进铁岭新城,只见凡河、天水河、如意湖、莲花湖“两河两湖”水域贯穿并遍布整个城市之中。铁岭曾经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地球馆内,作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市成功举办了主题日活动,生态水城的秀美风姿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
是什么让铁岭如此美丽?
理念先行
保护环境与建设新城 融为一体
早在2006年,铁岭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把“生态”作为铁岭新城的立市之本,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今,铁岭新城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万余人。2010年,铁岭新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基地等殊荣。
新城的“生态之美”来自于山水。
铁岭新城不仅恢复了原来的莲花湖湿地,而且建设了经过潜流层、表流层对城市污水进行生态处理的人工湿地。经过几年的建设,莲花湖湿地面积由230多公顷增加至600多公顷,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完整性得到加强。
与莲花湖湿地相连的是人工山凤冠山,在建设中实施了鸟岛绿化工程,不仅提高了新城绿化率,也满足了部分候鸟对森林的需求,促进了生物多样性。
如今,铁岭新城的绿化面积达到72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2平方米,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凡河在南、辽河在西、湿地在北,新城周围水系丰富却“各据一方”,无法形成规模。于是,铁岭新城决定引凡河水进如意湖,再经天水河进莲花湖,连通凡河、辽河和莲花湖形成了完整水系,使铁岭新城水系总面积占新城总面积的15%以上,居我国北方城市之首。
在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冬季城市供暖主要靠燃煤,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过,在铁岭新城,没有一根烟囱冒烟。“我们实施了热电联产工程,城市供热使用辽宁华电公司的热源,实现了冬季城市供热最低环境影响。”铁岭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永安说。
几年来,铁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生态、低碳、湿地和园林成为铁岭新城的核心要素,更成为展示铁岭新形象的品牌。
发展经济
坚持走可持续的绿色道路
坚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用生态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打造生态铁岭,推进生态产业和工农业产业化进程,铁岭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要实现绿色发展,工业必须“绿”起来。目前,在沈铁工业走廊经济隆起带上,以专用车、换热设备和起重机械产业集群为代表的12个重点产业集群正在逐步扩大,成为铁岭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的同时,也整合了铁岭的资源优势,使资源有效利用达到最大化。
李永安告诉记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铁岭新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曾有一个投资35亿元的化工类项目想要落地,却被拒之门外。“发展经济是我们的目标,打造青山绿水同样重要,我们要建设经济区绿色生态基地,让铁岭山青、水碧、天蓝、地绿、民富、市强。”
要实现绿色发展,农业也必须生态化。铁岭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农业地位十分重要。推进生态铁岭建设,农业是基础。铁岭以规模养殖小区和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增强畜牧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以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等农产品专业市场为龙头,推进保护地蔬菜产业化,打造东北蔬菜集散地;以全国最大的榛子生产基地为基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榛子产业的附加值。铁岭积极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既让农民富裕起来,也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走进更多百姓的生活。
完善功能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服务业作为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绿色产业,同样是铁岭新城经济的增长点。
铁岭市市长吴野松指出,今后铁岭新城要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服务、商务服务、商业、城市生态5个方面完善功能。通过全面开工的奥特莱斯、恒基兆业等项目发展商业聚集人气,通过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发展教育聚集人气,通过建设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业聚集人气。
“以企业发展扩大就业,以就业吸引新的人口进入,这是我们一直积极鼓励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新兴潜力产业,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来新城工作、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铁岭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铁岭盛产绿色农产品,也盛产欢乐。铁岭新城规划建设以来,一直把生态旅游作为完善城市功能、聚集新城人气的重点。今年,以莲花湖湿地为代表推出了43个重点旅游项目,精心策划了20余次旅游节会活动。
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湿地美景、参观水系景观,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土味道,生态建设使铁岭新城变成了生态旅游基地。既有特色美食又有山区特产,龙首山上可以喂松鼠、尚阳湖里能捕活鱼,晚上还可以看到正宗的东北二人转。随着旅游项目的增加,铁岭新城将逐步形成一条旅游产业链。游客到了这里,就可以体验东北特色的吃、住、赏、乐“一条龙”休闲方式,感受“生态之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