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湖州:江南古城添新绿

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也是黄浦江的发源地,浙江省乃至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

湖州山水清丽,环境优美,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60万亩,森林覆盖率50.9%,林木蓄积量582万立方米。近几年来已基本形成生态功能完备、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现代林业发展新格局。

2010年,根据湖州森林植被分布、城市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确立了“一核、二环、四片、五带、七轴、九楔、多链”的森林城市布局,开启了湖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绿色梦想。

一个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生态建设成果累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8大工程逐步推进,100个重点项目付诸实施。近3年湖州市累计投入绿化建设的资金达61.3亿元。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三个融合”彰显湖州特色。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建设美丽乡村相融合。近年来,湖州组织开展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通道、森林人家等森林系列创建活动,自下而上、由点到面,整体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湖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就森林系列创建制定了扶持政策。下辖县(区)实现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满堂红”,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单位等如雨后春笋,呈现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深度拓展。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发展林业经济相融合。近年来,湖州已经形成花卉苗木、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三大新兴产业和竹木制品、木地板、胶合板三大产业集群。特别是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8%的竹产值,以一根翠竹撑起了一方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同时,依托生态建设形成的资源优势,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竹文化节、红梅节、杨梅节、冬笋节等森林文化活动应季开展。2012年,全市林业行业总产值达415亿元,连续9年保持全省前列。通过森林城市建设不仅实现了生态改善,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繁荣生态文化相融合。湖州一方面加强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宣传,广泛普及生态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弘扬竹、梅等传统生态文化,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湖州每年有110多万人次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切实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近年来,森林文化馆、竹博园等相继建成开放,每个县(区)都拥有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场馆。湖州森林生态文化阵地不断拓展,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杜 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