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明:四季如画
本报记者 周 琳
“四季春城”昆明市的秋色 刘 嘉摄

十月的“春城”昆明依旧繁花似锦,满目绿荫。河沿、公园、绿化广场,处处鸟语花香。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散步,顽皮可爱的孩子嬉戏打闹。

自2009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昆明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注入131.4亿元,一大批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得到实施,全市森林布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在城中、绿色环抱、林城相融、自然和谐的美丽幸福新昆明初显雏形。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7.07%,林木绿化率55.90%,城区绿化覆盖率43.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4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覆盖率33.53%。

森林城市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为此,昆明市编制出台《昆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以市域森林生态资源为基础,提出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城市森林建设思路,实现主城区、县城、集镇、乡村四个等级全覆盖森林景观格局。

在具体创建中,昆明市紧抓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全方位建设模式,抓点、连线、造面。中心城区建筑密集区域为“点”,大量建设滨河公园和街旁绿地;建设城市绿地面积32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4平方米。以道路、河道两侧及城域之间绿化为框架,打造成绿色景观大道、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线和绿色风景线。对市域52条(段)河道进行绿化治理,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全市市级领导担任入滇池河道的“河长”,河道流经区域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段长”,对辖区河道的综合整治和沿河绿化美化负总责。全市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农田林网、贯通路网、河道水网实现三网合一。同时,重点推进“五采区”(采石、采砂、采矿、取土及砖瓦窑区域)生态植被修复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完成“五采区”生态修复1.5万亩。

昆明市把森林城市创建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结合,突出节地、节财、节水,通过开展节约型城乡绿化,降低森林城市建设成本。节地,即大力推进立体绿化、空间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桥梁、阳台等城市零散空间开展绿化美化,增加了绿化面积、绿化总量,取得了“细微之处见绿化”的效果。节财,造林绿化尽量选择本地优势植物品种、乡土树种,坚持乔、灌、花、草、藤结合,降低造林成本和管护成本。节水,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在全国率先制定和实施了再生水利用补助政策,对建设设施并使用再生水的单位(小区)按每立方米0.70元的标准给予回用补助,将再生水用于绿化用水、景观补水等,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64.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