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经济稳健受外资青睐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

德国央行10月份月报的统计显示,虽然今年1月至8月份德国资本项目收支总体呈净输出状态,但8月份国际资本在德国的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均呈净输入状态,资金流出额分别为19亿欧元和37亿欧元。由于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和叙利亚危机激化,资金纷纷撤离新兴市场,转而流向债务危机有所缓和的欧洲国家,经济稳健的德国也成为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之地。

外国投资者青睐德国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德国是欧洲实力最雄厚的国民经济体,生产能力和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强;三是德国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制完善。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日前公布的统计显示,2012年德国吸引的国际资本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超过10%,这种强劲的势头有增无减;全年共有854家新登记注册的外国企业在德国境内兴建投产,比前一年增加3%。2012年美国资本进入德国参与投资并购的项目数额最多,总计133个;来自瑞士和中国的投资并购项目分别达到116个和98个,分列第二和第三位。亚洲各国的投资正在德国投资热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大而全是国际资本到德国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约四分之三进入德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涉及规模较大,要求建设全新的生产基地。而全部外资项目中,生产行业和部门分布均匀,没有特别突出集中的热点投资行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工业的深厚底蕴和全方位的雄厚实力。

外国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购买德国大型企业的股份。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显示,进入达克斯指数的德国上市公司平均55%的股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德国人手中只有37%,其他8%难以确定地区。由此,过去数年间,股东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德国股份制企业中外国股东人数整体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44%上升到2012年的5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2月就“国际资本流动”发布研究报告称,国际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各国需要根据各自情况妥善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各国政策当局也需加强应对资本流动的国际合作。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警告称,全球央行可能迫于各自政府压力,陷入竞相推动本币贬值的货币战。

德国央行执行董事会成员多姆布莱特在德国《商报》发表专栏文章称,如其他措施未能奏效,他们可能考虑直接控制资本。德国央行多年来反对这种控制方式。此次立场的转变意味着,如增加储备或者增加汇率灵活度等措施都无法见效,德国央行将接受部分管制资本的做法。德国的这一动向立即招致了欧盟委员会的反对。欧盟担心部分外资银行在德国的子公司将会受到限制,因而难以将流动性转移至其母公司。

分析认为,德国经济目前仍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经济的增长,而且美国一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更强势的美元将有利于帮助欧洲经济复苏。这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成为现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流向欧元区边缘国家的资本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重新撤回到德国,正如8月在新兴市场发生的资金大撤离一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德国新政府的危机处理水平会再次面临考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