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村里留下一座图书馆
□ 张小宝口述 陈 颐整理
“希望有那么一天,图书馆在农村就像车站、商店、医院一样必不可少,读书像男人喝酒品茶、女人梳妆打扮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叫张小宝,今年58岁,是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麻田村农民,也是我自己创办的家庭“心连心家庭图书馆”的馆长。

我家坐落在巍峨的太行山脚下。在上世纪40年代,这里是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世代麻田人的光荣和骄傲。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麻田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率先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住楼房、坐小车、用电器,吃穿不愁了。然而,由于文化发展的滞后,在富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急功近利,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都困扰着人们,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淳朴、优雅和宁静。

日子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经过彻夜思考,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放弃阅读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中国古话说“知书达理”,也就是说读书才能明白许多事理。我家祖上曾有一股细细的文脉,我祖爷爷在当时几千口人的大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秀才,我爷爷当年从老家河北往麻田逃荒时,仍担着两箱书。我上学时有幸遇上了几个从北京下放到麻田的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他们都是读书和藏书迷。我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及藏书的爱好,30多年里逐渐积攒下近3000册书刊。

我多次想过如何尽自己一份责任,使家乡更加富裕文明美丽,思来想去,我能做的最大的善事,还是劝人读书、给人书读、绿化心灵,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智慧和品行。书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人们长期缺乏书籍的养育,精神怎么能不出现问题呢?我的这些想法得到当地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更得到了北京、太原一些曾在麻田工作过的老前辈的支持。但有朋友劝我不要犯傻,办图书馆是个花钱的无底洞,不仅无利可图,还会赔很多钱,你现在是个连生活都没有着落的人,你受罪可以,全家人怎么办呢?朋友说得很现实,但我拿定了主意,愿意为这件事情去承受各种困难。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创办公益图书馆的事情。

我的困难首先是资金。因为农转非,我失去了土地,又因为没落实工作,失去了仅有的微薄的工资,我的生活主要靠写写画画的手艺和爱人做点丧葬、婚礼用品来维持。我字写得好,每年春节前都忙得要命,不停地给大家写春联,到了农历正月初一,累得只能躺着。为了买书,我在生活上一省再省,彻底戒掉了烟酒肉茶之类的“奢侈品”。我曾多次以5毛钱一顿的米汤作为晚餐,一天只吃两顿饭,许多年里有个小病就硬抗过去,医药零开支,穿衣只穿别人白给的或别人扔掉的衣服。为了书,我常“以工换书”,在外面给人干了活不挣工资,让人家换成书;我曾到周围的废品收购站和纸厂挑拣尚有阅读价值的书,人家每斤一元钱买进,我是每斤两元买回;我还在每年洪水之后或山里修路的时候,去河滩和山上捡拾好看的树根和石头,然后拿到太原、阳泉、邯郸等地换书。

经过我的努力,家庭图书馆的藏书由近3000册增加到了3万多册,这么多的书就对藏书的场地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四处求借,把原来的房子全部拆除,总投资30多万元,起了两层小楼,把图书馆的使用面积增加到了520平方米,新添的藏书室可容纳6万册图书,在一层增设了阅览室和展览室。

在我看来,无论富人也好、穷人也好,都需要看书、学习,进行知识充电和精神补养。然而在农村,尚未富起来的人认为,读书是闲人干的事,所以,乡村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大多数人没有读书的习惯,缺乏读书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乡村民间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是要想方设法把大家吸引过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法劝导人们读书。要在倡导和推动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

我想出的一个办法是,在办图书馆的同时,投资办一个小小的家庭民俗博物馆。把人们丢掉的老家具、老用具、古书、古画、老照片等一些老物价一件一件买回来,用两个房间专门陈列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民俗博物馆,免费让大家参观。我发现,人们对这些老物件都很感兴趣,虽然它们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却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载体,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小小博物馆如一本无字之书,人们看不懂的东西就去阅览室里,在书里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二去,便拉近了和书的距离。

在农村,尽管读书的人不多,但总还是有一些有读书的爱好和习惯的人,他们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我有意识地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主动送书、主动帮忙,宣传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寻找和创造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机会。以这种方式将这些人调动起来、凝合起来,形成一个读书圈,形成一种正能量,就能像星火燎原一样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麻田小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和50多个教职工,是个不小的群体。从2011年开始,我与麻田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将北京许多大学的寒暑假支教志愿者联系到麻田来。今年暑假,三星公司的员工和他们赞助的北京大学生来到麻田小学,一些学生就住在我家。这些学生白天去学校教孩子,特别是教给农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晚上他们回来后,就在图书馆阅览室里温习功课。从今年开始,在全国民间图书馆调研组的支持下,我在麻田小学建立了读书角,给每个班级配一个小书架,然后针对不同年级配不同的图书,让学生自由管理、自由阅读,然后定期交流评比。

我听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轨迹是,先有图书馆后有市场。我认为中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应着力于文化建设。文化能解决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乡村必须有图书馆的存在,必须由有责任心的人来管理。现在,各个地方政府办的图书馆确实做到了全覆盖,每个千数人的行政村都有1000余册图书,而且配有专柜。可是,真正发挥了多大作用呢?如果没有专人管理,那又如何保证群众的随时阅读呢?可见,做好这件事重在管理。

我没别的愿望,就希望身后能给村里留下一座图书馆,大家都来看书。我现在的图书馆,藏书室可藏6万册图书,但我建立图书馆欠下的债还有5万元没有偿还,还有2000册图书需要买4个书柜存放。这些年,我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图书馆的事情上,几乎没有收入,生活全是靠借贷维持。图书馆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我的梦想是,社会多关心、多呼吁、多宣传,伸出援助之手,更希望财政在乡村民间图书馆这一块要有所作为,资金投入上有明确政策。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有一个小外孙,我给他起名叫剑桥。等我再有个孙子,就叫牛津。我的梦想是,希望有那么一天,图书馆在农村就像车站、商店、医院一样必不可少,读书像男人喝酒品茶、女人梳妆打扮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乡村人在丰衣足食之外,更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过着一种充满诗意、非常温暖优雅的日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