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据报道,陕西宝鸡、广东东莞、重庆主城区等地近年来尝试“路桥费年票制”收费模式,“打包”收取车主的全年路桥费。部分车主不愿意为“没走过的路”买单,质疑年票制违反“谁使用谁交费”原则。相关管理部门称,这样做是为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利大于弊
事物发展都是利弊共生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看利多弊少还是弊少利多。笔者认为,犹如景区把各个小景点的门票打捆,统一为一张门票一样,“路桥费年票制”收费模式利大于弊。只要能让车主们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就会受到欢迎。只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完善收费模式,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也不是大问题。
(吴寿宜 安徽黄山 公务员)
不能“一刀切”
相比过去的层层设卡的收费站模式,“路桥费年票制”确实提高了交费的便捷性和收费的效率,但却不可避免的以伤及公平性为代价。无论如何,“走不走都得留下买路钱”的模式注定难言合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供选择的更精确、更合理、更科学的收费方式会越来越多。究竟何种方式才更公平、更便捷、更高效,需要深入研究,权衡各方利益且不断寻求改进,不能“一刀切”。
(吴江 江苏南京 市民)
尊重选择权
笔者以为,单凭物价部门的一纸通知,确实有独断之嫌,实难让车主信服。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物价和运输部门可根据车主不同情况和自愿选择,实施差异化收费。二是公路建设管理公开透明。修路到底用了多少钱?用于还贷的收款周期合理期限是多久,能不能延期?具体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消除人们的疑虑和猜测。交费的人心里舒畅了,怨言自然也就少了。
(陈科峰 陕西西安 职员)
技术可升级
若为了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可进行技术升级。许多高速公路已启动“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对通过桥、隧、路的车辆按次收费。通过为车辆配置车载卡和建立与卡对应的账户,当车辆通过路桥隧时,设在车道上的天线就能读取车载卡信息,并从账上划扣通行费。
通过类似的技术升级,既能对车辆实现自动计次收费,提高通行效率,还可以实现多车道抓拍,防止有车辆过卡时跨道或变线,规范交通秩序。可见,解决拥堵并非要靠路桥“年票”。
(李志美 湖南岳阳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