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静宁——低产田变粮仓
本报记者 李琛奇

甘肃省静宁县地处六盘山麓以西,全县147万亩耕地中85%以上是山地,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农业县。为改变广种薄收的农业生产状况,静宁大力引进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

2005年,静宁县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具有较好的集雨保墒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当年,对这项技术开展试验的19.5亩玉米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达到560.4公斤,较当地半膜玉米增产19.2%。

2007年,静宁遭遇特大旱灾。在土壤墒情极差的情况下,静宁南部及中北部9乡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17000亩玉米和5000亩马铃薯仍获丰收。全膜玉米平均亩产697.7公斤,较半膜玉米增产57.9%;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560公斤,较露地马铃薯增产38.4%。

现在,静宁已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由2008年的10.03万亩增加到去年的60.5万亩。

静宁县农牧局局长柴福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2年27万亩全膜玉米平均亩产760公斤,较半膜增产184公斤,总增产4975.36万公斤;33.5万亩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1768公斤,较露地马铃薯增产260.5公斤,总增产8718.9万公斤。

柴福喜说,继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之后,2008年,静宁又引进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当年秋播示范22亩取得成功后,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去年16.07万亩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较露地小麦亩均增产152.8公斤,总增产2.5万吨。

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是甘肃农技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来的旱作农业技术,具有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等效果。静宁县红寺乡文坪村村民文兆忠说:“因为干旱,过去即使遇上好年份,山地农田亩产也就几百斤,现在推广全膜种苞谷,亩产能达到1500斤左右。”

静宁县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刘文乾告诉记者,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使用这一技术种植玉米产生的大量鲜秸秆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依托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静宁县建成规模养殖小区40个,新建养牛示范村4个,发展养牛示范户400户,建成万头养牛乡2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3.3万头。去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静宁县县长徐毅说,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在静宁干旱山区的大面积推广,实现了粮食、秸秆双丰收。

据了解,今年,静宁县在24个乡镇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60万亩,在16个乡镇推广种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3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全年粮食稳产增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