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三点,海南橡胶集团的胶林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是割胶工开始作业了。胶园里常有蚊虫滋扰,长期被叮咬,割胶工已经对蚊虫毫无感觉,直到早晨5点左右他们的割胶工作才结束。每年长达8个月天然橡胶的收获期,是割胶工最辛苦的时期。
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去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高达400多万吨,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强,连续多年消费增幅在10%以上。近年来,市场上天然橡胶价格波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天然橡胶的稳定供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对天然橡胶需求量不断攀升,稳定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突破北纬17度的奇迹
天然橡胶在我国发展起步并不容易。从国际公认的纬度区间来看,适宜种植橡胶的区域在北纬15度至南纬10度之间,北纬15度到17度之间为不宜植胶地区,17度以北不能植胶。
我国所处位置不适宜种植天然橡胶,但是,全球大约有5万多种工业制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或与其相关,天然橡胶属于不可替代性资源。由于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天然橡胶产业。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一定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指示下,农垦系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大规模发展起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不仅打破了当时国际上的封锁,而且成为目前世界上几大主要产胶国之一,创造了北纬17度以北植胶的奇迹。
50年代后期,我国大量引用国外优良品种,天然橡胶产业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我国胶树的平均单产就赶上了世界水平。进入新世纪以后,天然橡胶逐渐发展成为热区特别是山区农村的主导产业。
如今,我国已发展成为天然橡胶生产大国。2012年,我国植胶面积1695万亩,产量80.22万吨,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统计,我国植胶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产胶量列世界第六位。与2001年同比,我国植胶面积、开割达到面积、总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分别增长80.11%、53.97%、68%。
大步向前“胶”虑重重
“去年我们这里的胶工平均每个月收入3500元,今年平均每月2500元左右,如果不是公司采取各项措施补贴胶工,部分胶工收入不足1000元。”海南橡胶集团龙江分公司雄鹰作业队队长王建浩说。
由于胶工劳动较艰苦、劳动报酬及福利偏低,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天然橡胶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胶工不愿继续从事橡胶生产,出现了胶工流失的现象,新的劳动力又补充不足,天然橡胶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在龙江分公司雄鹰作业区,7月以来有6个胶工退出,留下6000多株橡胶树还没有人接管。据海南农垦反映,海南橡胶集团胶工缺口已超过2000人,几年之后谁来割胶将成为问题。
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同时,其他成本也在上涨。2009年至2012年3年间,海南省人均年平均工资涨幅47.3%,最低年社会保险费涨幅85.5%;橡胶专用肥价格涨幅13.6%;有机肥价格涨幅173%。此外,由于农垦体制改革,海南橡胶集团每年需要支付租金、综合服务费等费用。负担较重,造成橡胶生产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胶价起伏不定是橡胶市场近年来的又一个突出问题。海南树生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庆达说,他每年要收5000吨左右的胶,但今年收得偏少,因为他心里没底。莫庆达告诉记者,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胶价从4万元跌到1万元,胶价起伏太大,有时候一吨一天跌1000元。
橡胶是植胶区农民和农场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胶价持续低迷导致胶农和胶工收入锐减。“目前的胶价已经跌破了成本价,不少胶农已经停割。”莫庆达说。
海南橡胶集团通过减少胶工上缴任务、增加补贴以及制定保护价等方式提振胶工的生产积极性。尽管如此,部分胶工仍然难以渡过眼前胶价低迷的难关。
虽然我国创造了在北纬17度以北植胶的奇迹,但是橡胶树的生长环境比较脆弱,冬春常有低温干旱灾害,夏秋又常遇台风,一旦橡胶林遭受损害,给胶农和企业都带来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给橡胶树造成的损失难以核算,因为橡胶树不仅有树木的价值,而且能带来30年的产胶量,折价标准不好制定。”海南橡胶集团负责人说。缺乏完善的保险机制,胶农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规避风险,例如通过加大开采频率透支产量,通过增加种植密度,保证灾害过后还有可观的橡胶树数量。
多方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黄华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所长,从事橡胶研究大半辈子。在他看来,在我国这样的非传统植胶区发展天然橡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科技做支撑。“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的橡胶种植技术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尤其是非传统植胶区的速生丰产减灾技术在国际是领先的。”黄华孙认为,在科技扶持上我们应该进一步下功夫。
近几年胶价振荡,影响着胶农收益和种植热情。海胶公司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全告诉记者,橡胶是小宗农产品,全球产量和消费量大体稳定,如果适当出台调控政策,发挥的作用就很明显。比如当胶价跌到某一个平衡点时,政府适当收购,当胶价涨到某一平衡点时,适当出手,可以避免价格暴涨暴跌。
除了价格波动的风险,我国天然橡胶生产还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橡胶树在生长7年至8年后才能产胶,在此期间,胶农不仅要投入管护成本,还要承担台风寒害等自然风险,有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周全说,研究制定针对橡胶产业的特殊保险政策,对于保护这一产业意义重大。
此外,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的框架下,我国可以不断完善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提高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可以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在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提高对境外天然橡胶资源合作开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