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里挑战腾讯
“来往”欲破微信独大
本报记者 陈 静

继网易“易信”后,阿里巴巴终于也挟自家产品“来往”加入了移动即时通讯工具的火热战局。9月23日,阿里巴巴社交应用程序“来往”正式亮相,阿里巴巴还于25日宣布,所有绑定“来往”与酷盘账号的注册用户均可获得10T终身免费的酷盘存储空间,可供用户上传照片、语音等文件使用。

阿里巴巴对“来往”的决心清晰可见,在陆兆禧接任马云成为阿里巴巴CEO后,其首次对阿里巴巴组织结构和业务板块进行的大规模调整,就是将“来往”和原有的移动通讯工具旺信两部分业务抽出,成立了网络通讯事业部。此次为推广“来往”,阿里巴巴也重金掷出1000万元奖励注册激活用户。“来往”产品负责人邹孟睿对记者表示,“来往”的短期目标是做到1000万用户,预期一年后用户数能达到1亿。

和网易的“易信”相比,通过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和UC浏览器等大动作布局移动互联网的阿里巴巴,其产品“来往”显然对腾讯微信的压力更大,“来往”正式发布后,9月24日,腾讯股票价格应声下跌1.6%。

从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来看,“来往”强调了对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拿好友添加方式为例,“来往”只提供三种方式,一是在来往上搜索,二是手机通讯录,以及必须面对面使用的“咻一咻”或扫码方式。同时还推出了“阅后即焚”功能,用户只要开启了该功能,好友接到该用户发送的“阅后即焚”消息,即可自动删除且不可恢复。

不过,想要撼动用户超过4亿的微信,“来往”面前的路却并非一帆风顺,挑战的结果依然要看阿里巴巴在移动端对社交电商的把握程度和商业逻辑。尽管目前“来往”并不会直接从淘宝、支付宝导入好友,但来自阿里巴巴方面的消息称,未来还会把阿里旗下生活服务应用接入到“来往”平台中,其中包括扫码比价工具一淘火眼、淘宝的本地生活服务如淘点点、支付宝等APP。

与其说要和微信一争高下,阿里巴巴推广“来往”更重要的目的,仍是建立自己的移动生态体系,将线上平台结合线下服务的布局思路依然与微信开放平台不谋而合,此前包括切断微信流量入口以及“围剿”外链二维码的举动也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正如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薛永锋所说,“‘来往’加入微信易信的战场,成败得失、时机早晚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助于形成更多元、更开放的生态,给用户更多选择。而对阿里来说,则可能更有助于形成O2O的闭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