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应潮流 造福人民
李垂发

用创新的合作方式,共同建设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既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大潮流,也适应于中亚发展的大趋势,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促进欧亚发展的宏大战略,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是造福于欧亚人民的伟大事业,对促进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将中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中亚地区自然资源、市场规模、消费需求和合作潜力都十分巨大,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可以将欧亚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可以为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提供新的机遇。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与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不仅为中国西部,而且为中国内地与中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三是可以实现以经济发展促社会稳定的目标。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使中亚地区保持社会长期安宁与稳定。

中国与中亚国家同处古丝绸之路,普遍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应运而生。无论从中国,还是从中亚地区形势来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已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一是政治局势比较稳定。中国实行对外开放30多年,保持了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将使中国保持长期稳定与安宁的局面。中亚国家独立20多年来基本保持了政局稳定,这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保障。二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中国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10多年来,中亚国家除吉尔吉斯外,均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稳定增长将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一个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三是经济合作达到一定规模。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100倍,2012年达到460多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为中国与中亚互利合作的亮点和典范。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四是中亚国家同中国加强合作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中亚国家资源丰富,但缺资金、少技术的困难十分突出,他们迫切希望利用与中国毗邻的经济地理优势,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将中亚的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中亚国家领导人利用各种机会呼吁中国增加对中亚的投资,希望中国参加中亚大项目建设,帮助中亚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中亚国家早日实现振兴经济的目标。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措施,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政策沟通是关键,“纲举目张”,从加强政策沟通入手抓住了深化与中亚国家合作的“纲”。目前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双方政策不接轨,如何从政策上和法律上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开绿灯”是中亚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中亚国家来说,政策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还比较淡薄。在经济管理上,多习惯于行政命令,国家和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过多,企业经营自主权太小。二是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封闭僵化、官僚主义、手续繁杂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对外资和外商的优惠政策和利益保护不够。往往以“本国国情”为由违反“国际惯例”,忽视“国际标准”。三是政策不稳定、政策多变、政策前后矛盾、相关部门政策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存在,这使得外商和外资企业往往无所适从,这也成为阻碍外资大企业和大公司进入中亚市场的主要原因。四是货币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不接轨。外汇管理过严,货币兑换不畅,给资本流动和大额贸易往来带来困难。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创新合作模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应客观需要,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大战略构想将重现古老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成为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