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山东济南长清区五峰街道西马村强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看到50岁的合作社理事长张继刚正手拿着扳子,忙着给东黄村村民莫元芳的农用三轮车修理离合器。莫元芳说:“老张的技术在这十里八村数得着,这些年我一直在这里修农机。”
强农农机维修合作社是济南市的首家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张继刚从事农机维修已有26年。“从小就喜欢这个,自己摸索着干,后来又聘了几个农机站退休的师傅,开了个农机维修门市部,周围村子的拖拉机、收割机等有了问题都到我这儿修。”
在张继刚400多平方米的维修部里,办公室、修理间、配件间、仓库以及各种农机配件一应俱全,《农业机械配件经营许可证》、《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等整齐地挂在墙上。墙上最为醒目的是合作社刚刚获得的四星级文明网点的牌子。张继刚说:“在区农机局修配站的指导下,去年3月份,我们联合周围5个维修网点,注册11万元,成立了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技术工人从5人增加到30多人,服务面积由本街道扩大到周围5个街镇。现在我们正在申请厂家定点维修代理,进一步拓宽业务。”
20多年的维修经验,让老张成为了农机维修的行家里手。现在,许多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存在地区适应性差异,这些机器的调试和改造,一方面依靠厂家派技术人员解决,另一方面就得靠像张继刚这样的“农机医生”。
事实上,长清区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的状况不容乐观。这些维修点面积狭小,设备简陋,技术薄弱,大部分是“三个一”维修部,即一间屋、一个人、一套手工具。不少网点以家庭式居多,大多是夫妻、父子一起从事农机维修。维修人员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个活除了油就是泥,又脏又累,不是躺下就是趴下,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干这个。”张继刚说。
针对“农机医生”缺口大的情况,长清区充实加强农机局修配站的维修队伍,优先在街镇驻地和交通要道布局维修网点,实施为期3年的“农机维修振兴计划”。长清区通过维修网点评选,树立了一批典型,先后建立了40处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
张继刚拿出参加完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发的《大中型拖拉机维修读本》说:“知识不更新可不行,现在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长清区具有各类农机4000余台,农机更新速度快,给农机维修网点提出了考验。为帮助农机维修工更新知识,长清区农机局每年都组织免费的阳光培训。长清区在济南率先成立了“农机质量投诉站”,下在10个街镇设立了“农机质量投诉点”,负责农机质量投诉。
现在,长清区正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农民信得过的农机维修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