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厦门投洽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高更新向未来
——来自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调查
本报记者 殷陆君 通讯员 陈智明 王雪燕
图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火炬园。

厦门是一座海湾型城市,“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美丽的海湾如一串项链环绕着厦门岛。

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融入“美丽厦门”建设,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不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为厦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创新平台以及技术支撑。

201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以不到1%的土地创造了全市4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15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万元GDP能耗只有0.04吨标准煤,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国领先。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积极实施项目带动、研发带动、资本带动和人才带动,在产业规模、自主创新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9亿元,增长26.8%,占全市41.7%。共引进外资新项目12个,增资项目10个,其中合同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个。

厦门市副市长、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栋梁说,未来将着力强化“高、新、大”的园区特色,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产业立区之本、创新兴区之路、人才强区之策,进一步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引领科技创新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服务“美丽厦门”建设。

两条千亿产业链——

建更高水平产业高地

9月2日,记者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看到,LED龙头企业开发晶照明(厦门)公司、友达光电等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厦门海关关员小刘告诉记者:“高新区配套建有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企业生产的面板、液晶电视等都在这里快速运输配送。保税物流中心已成为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分拨配送、国际转口贸易的运作平台。”

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引进一批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入驻,为光电企业提供保税料件的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目前,已有来自21个省市的600多家企业通过物流中心开展保税仓储和分拨配送业务,辐射范围北至黑龙江,南至珠三角地区,西至四川,东至长三角地区,火炬(翔安)产业区的产业聚集、区域聚集效应凸显。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作虽然只有4年,却连续2年进出口货值居全国保税物流中心榜首。

这只是高新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打造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如欣说:“我们尊重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全方位建设完整的产业链,使支柱产业成为‘搬不走’的特色产业。今年光电产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下一步将在半导体制造、显示面板制造等关键环节引进项目和核心技术,放大产业集群效应,以此实现高新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产业是立区之本。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在形成5+4产业格局,即光电、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软件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海洋与生命科学、文化创意、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五大特色产业。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光电产业总产值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百亿元企业目前已增至5家,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已达19家。

光电产业作为全国50个产业集群试点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厦门利用得天独厚的对台区位优势,对接台湾光电产业的转移,推进两岸光电产业在技术攻关、市场拓展、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合作,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让火炬光电产业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合效应”。宸鸿科技、玉晶光电、晶宇光电、安台科技等一批大型光电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落户后,带来产业高度集群化所产生的强大吸附力。100多家光电及相关配套企业纷至沓来,覆盖光照明和光电显示产业的上、中、下游。

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2012年产值已突破640亿元,高新区力争将该产业培育成第二个千亿产业。以戴尔计算机整机产品为龙头的电子集成制造产业,并向基础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设备、IT服务、数字视听产品等方向逐步延伸;以联想手机整机生产为基点,带动电子原材料、手机游戏等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多条产业链条聚集。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形成了以ABB为龙头,从元件、成套设备制造到专业化工艺加工,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链条,行业本地配套率达到60%。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压开关制造和研发基地。

软件产业势头喜人。厦门火炬高新区致力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C设计、服务外包为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海峡西岸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

强化创新驱动——

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如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高新区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谋划未来,重点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厦门新材料研究院、海峡农业研究院等一批央企技术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已先后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落户。对于原有产业,通过引进研发团队、设立研发中心等,进一步提升功能,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产生裂变效应。

创新是园区发展的源泉,科技孵化器是创新成长的“沃土”。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高起点大手笔建设创新载体和平台,已拥有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总孵化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海西最大的现代化科技研发孵化集群,在孵企业超过600家。身处这样的孵化“摇篮”,企业不仅享受着优惠的政策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还可以共享厦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产业平台及国家LED应用产品检验中心、厦门市科技仪器设备资源、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厦门市生物化工公共技术等支持平台。

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创新的瓶颈,对处在“爬坡期”的企业来说,政府扶持资金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和区级等专项资金总额超过4.4亿元,共获21个2012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占厦门市近45%。

为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开设了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引导成长型科技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设立的海西股权投资中心,目前已累计引进100多家股权投资类企业,管理基金规模约100亿元。努力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与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对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科技和金融高度融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联盟——

创新成长的加速器

长期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深化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推进与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全方位合作,走出一条“内联外合”的特色之路。园区企业建设的国家、省市级工程和技术中心已有60多家,产学研合作实现了跨系统、跨区域、跨行业的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已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蔚然成风。天马微电子建成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第5.5代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北大之路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获准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药品恩经复;美亚柏科公司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互联网监控系统;厦门优讯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颗光通信前端高速收发芯片;金鹭特种合金公司的“地矿、盾构机用超粗晶粒硬质合金”荣获2012年福建省优秀新产品特等奖,这是厦门市企业产品首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特等奖;麦克奥迪研发的“数字病理远程会诊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家唯一经过鉴定并允许成立的专家远程会诊平台;瀚天天成公司生产出国内首批产业化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半导体外延晶片。

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2年,全区新增各种专利201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153项。

去年,厦门火炬高新区有10家企业入选福建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名单,数量占厦门市35%。今年厦门市推荐的5个获2013年863支撑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中有4个出自火炬高新区;厦门市5家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家在火炬高新区;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64家,占厦门市的35%。

李栋梁说,短短20余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从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积,到现在已经形成由火炬园、创业园、软件园、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火炬(翔安)产业区等组成“一区多园”的火炬高科技产业园区格局。厦门市委提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高新区在产业升级、智慧名城、机制创新中承担重要责任,火炬高新区将自加压力,创新示范,努力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平台、信息消费产业的示范基地、闽台合作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窗口、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载体,为实现厦门“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两个百年的愿景而努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