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的预期不断发生变化,对通货膨胀、投资者情绪等影响债券市场主要因素的判断难下定论。
虽然7月份经济数据表明经济短期内可能企稳、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水平,但受宏观经济周期继续下滑、部分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去杠杆等因素影响,宏观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可能在一定范围上下波动,相对而言,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层面的调整压力会更大。
随着宏观经济下台阶和调结构政策的推进,遭遇外部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的信用债数量和频率明显增多和加快。截至目前,外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44个和528个,为历年之最。此外,近期政府性债务全面审计展开,使得市场预期地方融资平台政策会发生转向,加上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的需求快速下滑等,目前债券市场上低等级信用债的信用利差急剧上升,高收益债市场的投资机会正在形成。
截至8月上旬,市场中已出现中富债、华锐债、湘鄂债、安钢债、南糖债等十多只到期收益率超过10%的品种,且高收益债的企业性质日趋多样化。其中既有民营企业如华锐、湘鄂情等,也不乏安钢和南糖这样的国有企业。
投资高收益债,要求投资人对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成立至今没有发生过实际违约事件,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信用利差的变化并不敏感,此时外部评级机构的作用便凸显出来。
需要清楚一点,外部评级的作用本应是基本反映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但由于国内债券评级体系的顶层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债主体与评级机构的利益取向、评级机构之间的不充分竞争等,导致部分外部评级结果中存在较多水分,这需要细致研究和甄别。
此外,投资高收益债的关键要素,还在于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如何对高收益债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评价、跟踪和分析,并在充分甄别信用风险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对冲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对于市场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对高收益债的理解和风险偏好不一样,其投资范围和方法可能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