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兴山县——
乡村游富了四家人
本报记者 乔金亮

说起乡村旅游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湖北省兴山县农民向思典笑得合不拢嘴。老向今年62岁,一辈子种地为生,家中有4亩玉米,亩产不到1000斤,这让他把致富的目光转向乡村旅游。随着县里“朝天吼”漂流的兴起,老向和儿子在漂流河道当上了水手,每人月工资达到2000元,老伴和儿媳妇则负责销售自家种植的新鲜水果。今年初,老向一家花十多万元对住房进行改装,住进了两层楼的小院。附近乡村像他这样的家庭还有80多个。

向家父子是“河道游”的受益者,而当地农民黄梅孝夫妇则离水上岸,从旅游服务业中觅得了商机。黄梅孝夫妇的小商品店专营漂流服和鞋具,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就可收入7000多元,顶上了过去一年的收入。

距离黄家不远的昭君村是汉代王昭君的出生地,这里双溪夹流,青山环抱,村以人名,是特色乡村旅游景区。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乡村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看点。65岁的王作权是昭君娘家第72代后裔,会唱薅草锣鼓、地花鼓、五句子歌近千首。王作权身为“兴山民歌”、“薅草锣鼓”这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随着昭君村文化旅游区的升温,受邀做起了村里的“艺术总监”。老伴邹良保、三个儿子受其熏陶,个个也都是吹拉弹唱的好手,全家人的组合受到了游客的热捧。几年下来,王作权已先后为中外游客演出5000多场,全家人幸福的歌声伴随着悠扬的唢呐在昭君村上空荡漾。

昭君村一组的张世娥夫妇开了家名叫“昭君家宴”的小饭馆,主打山野菜、土鸡蛋,旺季每个月有3万元至4万元收入。“家里只有1亩地,简单种空心菜、黄瓜。原先菜只能卖给商贩,卖不上价,如今供给自家的餐馆,增值好多倍。”凭借着山里人特有的热情和好客,张家独具特色的农家野味赢得了过往游客的赞扬。昭君村里100多户中有一半靠乡村旅游富起来。

三峡工程的蓄水,给兴山乡村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过去从陆路到兴山至少需要3小时,现在走水路只要一半的时间。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犹如滚滚的源头活水,给兴山农民增收注入了无限的活力。3年来,这两个乡村旅游景区共解决当地400多人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0亿元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