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持续高温天气袭击了我国南部,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江苏最大用电负荷已6次刷新历史纪录;杭州近千亩“西湖龙井”茶树被“烤死”,高温已然成为“烤验”我们的气象灾害。
现代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依赖于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而运行,任何外界的“刺激”都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导致灾害发生。在城市灾害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发生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损失也最大。据统计,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
中小城镇底子薄,应对灾害能力差。如何提高中小城镇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损能力,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途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小城镇,大灾害
灾害与贫困叠加效应明显,受灾县总数七成以上属“老少边穷”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多、造成损失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姜彤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灾情重。全球气候变暖又加剧了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
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据《中国气象灾害年鉴》统计,去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358亿元,而其中过半的损失是由城市气象灾害所致。这说明,城市的暴露度大,脆弱性高,对气象灾害抵抗能力差。此外,城市面对的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包括洪涝、台风、干旱、高温、大风、暴雪、冰冻、大雾、雷电等,城市抵御气象灾害的难度相当大。
在一般人眼里,小城镇的自然环境较大城市好,气象灾害现象似乎应该不比大城市严重。但实际上,小城镇往往成为气象灾害的“重灾区”。据统计,2011年我国气象灾害的受灾县中有1900多个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占全国受灾县总数的七成以上,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和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上述地区,灾害与贫困叠加效应明显。
今年,我国中小城市的受灾情况仍然非常严重。以四川为例,今年不仅地震,地震之后的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也非常严重,遂宁甚至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的袭击,城市受淹,基础设施被破坏,居民生活不便,打乱了城市正常运行。
对此,专家警告,由于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性,因此,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非常重要,否则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大灾难”。“城市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金融、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地方。如果城市灾害处置不当,可能都会影响到公共安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说。
“卡特里娜”飓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造成1833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338亿美元,上百万人流离失所。由于受灾严重,市民精神层面遭受重大打击,再加上政府应对措施不力和救灾救助反应迟缓,新奥尔良市一度陷入混乱、失控和无政府状态,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气象灾害危害大,防御难,对中小城镇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中小城镇受灾严重,另一方面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持续增加,气象灾害已然成为中小城镇发展不可忽视的威胁。
有天灾,有人祸
从全球范围看,许多气象灾害的出现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综合结果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小城镇?是天气的自然变化,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显然,任何单一的因素难以解释如此复杂的气候变化,从全球范围看,许多气象灾害的出现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综合结果。
从自然作用方面看,快速城镇化对气象灾害有扩大作用,中小城镇成为弱势地区。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泽椿院士解释说:“城镇化改变了地面的自然状态,产生的局地大气环流对自净能力不利,加大了极端气象条件的产生。”
从人为作用方面看,有资金的问题,有基础建设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防御机制的问题。近日由中国科协提交的调研报告《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亟待关注》指出,预警防御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中小城镇气象致灾严重的主要因素。
报告认为,首先,中小城镇建设规划粗糙,布局不合理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部分中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未经过充分论证,甚至是在气象、地质环境等条件不适宜城镇化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这就给城市安全埋下重大隐患。这些地区一旦遭遇强降水、强对流、台风等天气灾害袭击,将会对本地居民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其次,中小城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气象监测能力不足,在新城镇的人口聚集和气象致灾易发地区,气象雷达、地面和高空观测站观测范围无法覆盖,使得气象部门发布预报和预警难度增大,加上原有预警机制不健全,极大地降低了预警效率,大大提高了气象致灾的风险和强度。
缺乏资金、缺乏人力物力,让中小城镇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放弃,而应该积极转换思想,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把有限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此,李泽椿表示:“我们的应急做得很好。但是光应急不够,应该把关卡前移,要依靠科技,做到预防为主。”
降风险,靠管理
提前规划,回避风险,城镇健康发展必先练好“内功”
实践证明,对气象灾害进行风险管理能够起到降低极端气候风险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据姜彤介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风险大不大,主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灾害事件,就是致灾的气象要素。二是暴露程度,即社会经济财产在多大范围内暴露在灾害影响的范围内。三是脆弱程度,即在暴露区内,社会经济财产承受灾害的程度。脆弱和暴露程度是气象灾害风险的关键因素。在同一种气象条件下,脆弱度越高,暴露程度越大,则气象灾害造成破坏越大。同理,应对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主要在于开展灾害风险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的根本原理,就是降低中小城镇的暴露度和脆弱度。
那么,风险管理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具体来说,要以科技为手段,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和建设政策框架之中。”姜彤介绍说,“比如我去德国时,看到他们大型的建设工程必须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论证,也就是由气象部门参与审核,评估大型工程是否适应当地气象条件,以及极端的气象条件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在汉堡大学气象研究所就有一个风洞试验室,研究城市居民区建设与当地气象条件的关系、气象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强化城市防灾减灾系统,一定要很好地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完善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业务系统等。”
姜彤支招说,有的中小城镇暂时还没有条件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历年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规律和经验,对风险进行预防、预测、监测、检测、评估。可划分气象灾害“高风险区”、“低风险区”,按分类标准设计建设,防范气象灾害。应提前预防灾害风险,对高风险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在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实施防灾减灾社区建设,提前规避和防范气象灾害风险。这样,即使灾害发生,也能按预案迅速应对和应急处置,将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可能进一步增多,各种灾害风险将呈现更为复杂的特征,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已然成为我们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因此,重视气象灾害,努力提高防灾减损能力,是中小城镇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成本”。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有的新兴经济开发区追求快速的外延式发展,但内涵式防灾减灾保障没有跟上,气象灾害管理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李泽椿建议,这些地区不妨放慢些脚步,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练好内功,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据统计,2011年我国气象灾害的受灾县中有1900多个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占全国受灾县总数的7成以上,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和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上述地区,灾害与贫困叠加效应明显
许多气象灾害的出现,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综合结果
城镇化改变了地面的自然状态,产生的局地大气环流对自净能力不利,加大了极端气象条件的产生
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完善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业务系统等
以科技为手段,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和建设政策框架之中
重视气象灾害,努力提高防灾减损能力,是中小城镇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成本”
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练好内功,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