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渤海湾畔,绥中海滨浴场的游人似已忘记夏天的炎热,各式各样的锦州烧烤让人体验着海景和美食带来的美好感受,盘锦红海滩景区的日落让游客大饱眼福,营口的各类文化演出让大海更有魅力;黄海岸边,来自国内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在丹东的大鹿岛、大连的金石滩上品尝海鲜,享受阳光。许多初次到辽宁旅游的人都没想到,在东北还有“这么棒”的海岸线——
自2005年辽宁以“五点一线”为突破口开启沿海开发大幕,到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历经8年开发建设,辽宁的沿海地带已经建成经济总量过万亿元,遍布超千亿元产值园区、现代化亮丽新城、多姿多彩旅游景区的“黄金海岸线”。一条全新产业带、城市带、旅游带的崛起,让辽宁这条2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成为提升我国环渤海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里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一起完善着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布局,完成着我国海岸线经济建设拼图。
产业带——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新引擎
盘锦,这个海滨城市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进程中以“转身向海”推进城市转型,并成功找到资源枯竭后的接续产业。
今年5月,盘锦历时两年建成国内单套装置产能最大的丁基橡胶项目——盘锦和运年产6万吨丁基橡胶项目并投入试生产,而以此为代表的石化及精细化工已经成为昔日“靠油吃饭”的盘锦的新支柱产业。在盘锦,这一产业向高科技化、精细化和高端产业化方向迈进的同时,更在不断破解我国石化领域的一块块短板。
位于盘锦沿海辽东湾新区内的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已经建成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同在盘锦辽东湾新区内的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基地,也成功跻身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而辽东湾新区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地带的产业开发首先让观念“转身向海”,盘锦仅仅是个缩影。以“五点一线”为切入点,在辽宁大陆海岸线2200多公里海岸线上,繁忙的开发一直延续至今,昔日荒芜的废弃盐田、盐碱地、荒滩,成了沿海开发的主战场。
勇于解放思想,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让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聚焦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这个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其产业带的重心正越来越向海边靠拢,新兴产业沿海地带形成积聚。
在国家和辽宁省多项政策支持下,一系列政策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辽宁提出,对沿海重点园区产业项目每年安排3亿元贴息资金;对产业集群公共研发和公共检测平台项目按有效投资额三分之一给予补助;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10亿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投十补一”;对服务业聚集区项目贷款给予贴息;对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项目,按并购金额20%给予补助;对沿海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38亿元补助。
有了政策助力,投资洼地效应立刻显现。外资涌向辽宁沿海,美国英特尔、新加坡万邦集团等公司相继落户;香港、台湾、“长三角”地区的投资者纷纷驻足沿海经济带;辽宁和东北的一些优势产业也纷纷前来驻扎,鞍钢在营口鲅鱼圈、沈鼓集团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投资建厂。
随着各种优势产业在辽宁沿海地带崛起,一条我国海岸线上的“黄金产业带”正在形成。到2012年底,辽宁沿海6市拥有42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1万多亿元,51个服务业聚集区,每县市拥有一个农产品基地。2012年,沿海6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51%,沿海地带开始成为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城市带——
卫星照片上的新“灯光带”
卫星拍摄的地球黑景中,闪亮的灯光带很容易区分出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欧美、东亚经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一些沿海地带和内陆特大型城市及其周边,一直是这类照片上最亮的地方。近期推出的卫星照片上,中国的辽东半岛周围的新灯光带令人眼睛一亮:以大连为中心,一个个亮点遍布在辽东半岛及其两翼的黄海、渤海海岸线上,形成一条细细的灯光带,向东至丹东,向西与河北灯光带连接,与北京、天津两大灯光带一同点亮环渤海地带。
点亮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正是一座座新崛起的沿海新城和不断扩建的老城。
辽宁“转身向海”,与产业同步形成的新城正在悄然兴起。按照统一部署,辽宁沿海6市都规划建设了新城,大连建设了普湾新区、大连开发区、长兴岛新区、金州新区、花园口新区,使得拥挤的老城区开拓了发展空间;丹东建设了丹东新区,吸引了大批人口落户新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证;锦州建设了龙栖湾新区,成功举办了海上世园会,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营口建设了北海新区,同时借助营口港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鲅鱼圈新城的崛起;盘锦建设了辽东湾新区,区内建设了港口铁路,成为沈阳经济区新的出海通道;葫芦岛建设了东戴河新区,打造具有地级市功能的连接关内外的节点城市。
守着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营口港,坐拥100多公里海岸线,6个园区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开发战略的营口,正准确把握港、产、城之间互动的发展关系,将老城改造、新城建设做得更好。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3省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设有3个站点的营口随之成为眼下高铁线路上的“热站”之一。
地处北京和沈阳正中位置,与河北相接的绥中县,在其现代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呈强劲发展态势的同时,在被称为“最美海滩”的绥中海滨建起一座宜居、宜商的新城——东戴河新区。今年夏天,位于海边的一座座新楼迎来了它们的主人,北京、河北和辽宁本地人让这里好不热闹。目前,绥中借助新城建设正全力打造3张形象名片:一是打造“最美海滩”绥中海滨旅游名片;二是打造高科技产业名片;三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名片。
与“黄金产业带”同步形成的“滨海城市带”,让辽宁沿海经济带更美好,美丽的城市完善着服务业体系,吸引着一个个外资前来,推动着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
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代服务业正呈现集聚发展态势,旅顺南路软件、大连钻石港湾、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葫芦岛龙湾中央商务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发展势头良好,物流业、会展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兴起。
利用外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沿海经济带,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高端人才随之而来。2012年,辽宁沿海6市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是2005年的14.3倍,全省占比达66.8%。
旅游带——
东北亚旅游新亮点
今夏的辽宁海滨格外热闹,不仅国内避暑的旅客纷至沓来,就连我国近邻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把辽宁的海岸线作为今夏旅游目的地。海岸线上,讲着各国语言和操着国内各地方言的游客,让辽宁沿海地带变成了国际旅游海岸线。
在绿树成荫的沿海经济带上,一条宽阔的沿海公路让辽宁海岸线实现贯通,更让过去散乱的旅游景点连成了旅游带。
驱车从丹东出发,沿着辽宁沿海公路行进,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供游人参观,丹东鸭绿江、大连海滨、盘锦红海滩、兴城海滨、绥中九门口长城等14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建成连成一条旅游带。
锦州是一座既有丰富自然景观又有着浓郁历史文化的城市,33处景区令游客流连忘返。70.4公里长的锦州滨海大道,让锦州的旅游内容更为丰富。锦州把开发滨海旅游观光带放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全局中,借各园区开发建设之力,加强滨海大道旅游观光带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服务体系和营销网络等体系建设。如今,锦州世园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将超过700万人次。
用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这一绝佳的旅游发展平台,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在辽宁沿海各市已形成共识。
借助辽宁滨海大道的开通,辽宁沿海各市联手推进旅游合作,进一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合力建设“辽宁沿海无障碍旅游带”。为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各市还就共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达成共识,将合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共同加强对渤海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8月中旬,大连普湾新区小黑山景区的一处温泉项目正式开张,而这仅是滨海城市大连正在打造的温泉项目之一。总投资632.7亿元,在全市规划建设6个省级以上温泉旅游度假区、12个省级温泉小镇、48个温泉项目,大连将把温泉旅游项目不断做大做强。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遍布辽宁沿海地带,辽宁已提出,用好丰富的温泉资源,加快发展温泉旅游,将温泉旅游打造成辽宁旅游的品牌,努力建设“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
随着产业带、城市带、旅游带的建成,辽宁沿海经济带不断盘活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经济,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3省的25%,为整个东北振兴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文/张允强 苏大鹏
压题图片 营口港集装箱作业码头。
李景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