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一个由150名“好人”组成的“身边好人联谊会”在即墨诞生了,这是山东省首例以“好人”为成员的社会团体。从单一零散的捐助行为,到成立统一规范的慈善机构,即墨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身边好人联谊会”的成立仅是即墨市道德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好人现象”已经成为即墨最为珍贵的“金字招牌”。如坚持16年无偿献血的迟建波、带领滴水公益慈善义工队投身公益事业的杜波、成立村庄民调委员会的“多事儿书记”万国韶……
即墨市对道德文化建设的特别关注始于去年。2012年,即墨市聚力实施了“道德建设提升年”工程,通过建设道德讲堂、开展“身边的好人”月评活动、建立好人帮扶机制,在实践中使公民道德建设系统化、常态化。
“道德建设不能搞花架子,从选好人、敬好人,到把‘好人’的正能量灌注到全民心中,引导人人成‘好人’。”即墨市领导说,“道德上去了,才能提升对外竞争的软实力,才能提升城市形象。”
为了抓好道德建设,即墨把“道德讲堂”作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和重要载体抓好抓实,大力引导广大市民明道正德,精心培育出“亨达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明珠国学大讲堂”等全国知名的“道德大讲堂”。党政机关推举政德建设先进,经营性单位推举文明诚信典型,窗口行业进行文明礼仪提升……“即墨好人”在即墨城乡遍地开花。
即墨市还吸收本市道德模范、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参与,组建了“道德讲堂”师资库,扎实推进企业、机关、窗口行业、学校、社区、村镇和新市民等七类“道德讲堂”的建设。结合各类讲堂的实际,即墨探索建立了四个结合为主的教育模式,即外请专家授课与本市师资宣讲相结合,面对面宣讲与观看音像视频相结合,学习道德典型与推荐评议身边好人相结合,道德教育与道德践行相结合,使各单位有章可循,能够灵活便捷地开展活动。
7月16日,在即墨市召开的“美德山东 美丽青岛”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中,新当选的10位“即墨好人之星”不仅获得了证书等精神鼓励,还获得慰问金3000元。同时,他们还免费获得赠送的数字电视免费收视卡、免费体检卡等礼品。即墨市给所有获得“好人”称号的市民都给予物质奖励。“给予‘好人’们物质奖励,能够让‘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正是这种做法,能够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的价值导向,鼓励社会各界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现场观看了节目的市民刘娜说。
为真正让“好人”在政治上得荣誉、物质上得实惠,市文明办积极探索协调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微尘·卓峰”基金等有关单位,通过设立“即墨市好人基金”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困难的好人和各级道德模范的关爱和帮助。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即墨好人”身上的道德力量,即墨市委宣传部在即墨市广电、报纸、网络进行全方位宣传。
一个“好人”就像一个能量核,身边往往凝聚着一支队伍,当“好人”们自发地站到一起,这些队伍便交汇成了爱的方阵,并不断吸引新的力量加入其中。在“好人群体”的带领下,即墨市已涌现出“雷锋车队”、曙光公益、QQ爱心群、二十八中“学雷锋分队”等20余支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志愿队伍。
即墨不仅注重挖掘道德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在积极引导民间爱心力量、营造培育“即墨好人”成长的环境上下功夫,在全市形成了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森林效应”。
即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连续多年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全市民营企业达到1万多家。一个职工有一个家庭,千万个小家庭影响着社会大家庭。为此,即墨充分发挥本土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先行,利用企业所具有的组织体系严密、人力资源聚集、影响带动广泛的优势,大力加强企业“道德讲堂”建设。即墨市亨达集团将以“孝文化”为主的道德建设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组织评选“劳动模范”“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大孝子”“传统文化100佳”等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抓企业、育职工、带家庭、促社会”的传统道德教育新模式。
即墨还充分挖掘利用传统节日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节点,广泛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经典诵读等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平台,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等系列网上活动,弘扬孝、诚、和、廉等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00余处,培育青岛市“道德讲堂”示范点2处,涌现出“身边的好人”典型20人,其中省级以上典型3个。
在“身边的好人”营造的舆论引导下,即墨的“好人现象”形成了“森林效应”。据统计,即墨已有45家企业设立了企业冠名的慈善基金,全市累计募集善款1.3亿余元。文/隋信海 韩建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