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信合作业务规模比去年底增六成——
政信合作风险几何
本报记者 常艳军

6月份,一份地方债务的审计报告牵出了地方政府融资背后的信托。近期,部分信托公司的政信合作业务又遭遇监管部门的风险提示。在信托资产规模朝着10万亿元迈进的当下,政信合作到底风险几何?

所谓政信合作就是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业务。政信合作类信托的融资方一般是政府的各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政信合作业务规模为8041.88亿元,相比去年底的5015.5亿元,增长了60.34%。政信合作类信托是基础产业信托中的一部分,因为基础产业信托还涉及电力行业基础设施等,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目前,基础产业是资金信托第二大配置领域。据悉,基础产业曾经是资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领域,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基础产业退居第二,不过占比有所恢复。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表示,虽然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以及国家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后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基础产业信托和政信合作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获得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应高度警惕政府过度融资背后的风险。

“政信合作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百瑞信托研究员高志杰表示,认为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政府就一定会代其偿还,是不妥当的。从根本上看,地方经济是否得到了发展,税收是否充足,地方政府是否握有有价值的企业股权,都是影响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与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合作是保证业务健康发展的根本。

继上海的监管部门对部分信托公司政信合作业务进行风险提示后,北京的监管部门亦采取类似举措。“上海和北京可能只是整顿政信合作业务的序幕,不排除类似举动会在全国大范围展开。”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

前不久,审计署宣布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在审计署全国摸底后,很有可能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规定。因此,地方银监部门在此时对其辖内的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项目进行风险提示似乎颇具深意。”范杰认为,这样的整顿虽然可能使地方政府难以进行再融资,但不会对存量项目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的地方财政实际上是由中央财政背书,故地方政府性债务虽然可能出现流动性问题,但不至于发生实质性兑付困难。

不过,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将对信托公司基础产业领域的项目产生影响,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或许会产生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