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知识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应对天气灾害
郎 冰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频现。面对已趋于常态的多发天气灾害,怨天不是办法,关键是如何应对。天气灾害分布格局和强度都发生重大改变的新情况,无疑对原有防御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在考验全社会的应对能力。

防灾减灾,政府部门首当其冲。一是应注意做好“防范”,气象预警要尽可能快速准确,水电气等要保证供应。二是应注意积极“备战”,各级政府不仅应做好应急预案,还应强化城乡建设时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具体而言,气象部门责任重大。气象监测部门应注意持续发布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预报,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手机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引导,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完善监测技术手段及设备,使得极端天气监测更及时、预报更准确、信息发布更及时。

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应各司其职。不仅应制定缜密细致、科学有效的常备之策,还应根据当今气候条件,通过科学的气候分析论证,不断加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当,对局地气候产生的负面影响。

防灾减灾,每位社会成员都应参与进来。天气灾害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都应当提高防范意识,自觉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运用知识和技能避灾减灾的同时,还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维护社会秩序,为提高减灾效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协同努力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应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倡导低碳生活。通过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以减少因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总之,我们都应逐渐适应趋于常态的极端天气,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合力,以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式应对,才能在天气灾害来临时,真正做到处乱不惊,有效应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