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欠薪还需优化制度
王晓光

近年来,农民工采取各种方法讨薪的新闻频出。易发高发的欠薪事件表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面对不断出现、大面积发生的欠薪事件,应深入探究其特点规律,从制度优化上寻求善治之策。

治理欠薪的法律制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看,目前仍是企业违法成本小而劳动者维权成本高。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要走完全部程序,至少得一年时间。企业一般有雄厚资本作后盾,不受诉讼时间的影响,即便官司输了,支付本该支付的钱也无大碍。但劳动者漫长的维权路往往让人心力交瘁、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因此而选择放弃维权。在欠薪类劳动纠纷中,企业大多选择“以拖待变”,让劳动者因拖不起而不敢起诉。

面对这一制度“软肋”,应及时弥补短板、突破瓶颈。如,要着眼提高审判和执行效率,减轻劳动者的诉讼负担,建立健全简易程序,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欠薪案件,可以简化诉讼程序,缩短诉讼周期,即来即调、即来即审,提高调撤案件及时履行比例和当庭裁判比例,让农民工讨薪更便捷。还应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重点监控拖欠工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和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完善工资保证金缴纳办法,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对恶意欠薪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加大欠薪违法成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