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精于勤 不断超越
——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李刚
本报记者 韩秉志

有着“大无缝”之称的天津钢管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管材生产基地和我国能源工业用管重要供应基地。李刚所在的公司管加工部,是无缝钢管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卡,技术含量高。

20多年来,李刚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在刻苦钻研实践中不断飞跃,从一名普通维修工成长为管加工电气设备领域的技术专家。李刚将平凡的设备维护工作干成了高端的科技研发岗位,打破了国外在管加工领域的多项技术垄断,成为我国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从“接箍车丝机数控系统板改造”,到填补国内空白的“钢管双头打印技术”;从实现引进设备的独立建线的“光管线搬迁改造”,到“车丝机升级改造”,20年来,李刚先后解决重大设备技术难题上百个,实施大改造120余项,“小改革”上千项。经过李刚和同事们的创新,管加工的设备逐渐从“联合国”变成了“中国化”。改造创新后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更便捷,而且产量提高、费用降低,备件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设备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大无缝”加快“走出去”步伐,实施海外建厂项目。2011年,集团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新建的无缝钢管项目破土动工,作为项目技术骨干,李刚挑起当地管加工技术维护的重担,为我国产品占领美国市场保驾护航。

李刚言语不多,在工作上近乎忘我。维修、调试一个设备一干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徒弟王德全说:“每次早上开调度会,总看到李工眼睛红红的,就知道他又熬了一夜。我们年轻人都熬不过他。”

技术上,李刚从不保守,依托“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把维修心得、技术笔记和操作规范印发给大家,举办培训班,为青年职工授课。在其带领下,所辖区域设备开动率比同类型区域高出1.2个百分点,车丝机故障率由原来每月30小时至40小时降低到不足2小时。他领衔完成的“反扣螺纹拧接工艺”等15项重点攻关项目,为企业创效近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