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永新县大学生村官邢镭——
靠实干实现“三湾梦”
本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在江西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田西村小组,邢镭(右)和村民刘小林在交流紫稻生长状况。
新华社记者
周 科摄

8月5日下午,江西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石背村小组,气温达41摄氏度。梯田一侧的小溪旁,村民刘光明和村党支部书记邢镭汗流浃背,摆弄着刚买回来的抽水泵。半小时后,清水引入田间,刘光明高兴地说:“村里快一个月没下雨了,地里的庄稼干得不行,多亏小邢组织我们开展自救,不然我家这6亩进入扬花期的中稻就要绝收了。”

2009年9月,从井冈山大学毕业的刑镭通过了江西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来到永新县三湾村,成为一名“80后”村官。“三湾村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均耕地不足0.63亩,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纯朴的村民们守着近2.8万亩的林地竟然没有有效利用”。邢镭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找准了三湾村贫穷的症结,打定主意要引进“山上种树、林下养殖”的立体种养业。

要让群众信得过,先得自己干起来。2010年,邢镭和返乡创业党员李龙征一起创办了野山鸡养殖场。“按计划我们的第一批野山鸡是国庆节期间出栏,但那段时间正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因交通不畅导致了产品滞销。”眼看养殖场一天要亏掉200多元,邢镭急得手机键盘都按烂了,不断打电话、找朋友、问销路。当时,邢镭跑遍了永新县城大大小小50多家酒店,最终争取到4家酒店的订单。到年底,3000多只野山鸡销售一空,3个合伙人每人纯收入2万多元。以该示范基地为依托,邢镭联合6户村民成立了三湾村晨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邢镭还发动党员干部先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目前,该村已建立了畜禽养殖、杨梅、板栗等种养示范基地,成立了畜禽养殖、桑蚕种养、竹制品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杨梅、板栗、油茶等林果1000余亩,毛竹林3000余亩,带来经济收入300余万元。

去年,邢镭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邢镭告诉记者,从北京开党代会回来后,他给自己订了个“八年计划”——带领村民把每个家庭都建成小康家庭。走村串户调研后邢镭发现,影响村民致富有3大“拦路虎”:支出项目多、收入项目少;致富项目少、原始投资启动难;攀比心理多、等靠要思想重。“通过深入调研,我深深感觉到了乡亲们对收入增加的渴望。乡亲们富有创业精神,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村级发展应当找对路子,给对方法。”邢镭说,农民致富关键还是要通过抓思想、抓示范、抓项目,让更多的乡亲享受发展的红利。

“在三湾,杂交水稻亩产为500公斤,2012年收购价才2.6元/公斤。江西玉山县种植的紫稻,收购价则达到了5.2元/公斤,产量保守估计有400公斤,算下来单位面积产值将提升700元到800元。”一次外出学习的发现,让邢镭欣喜不已。回到三湾后,邢镭挨家游说,还将种子送给村民试种。“目前我们种植紫稻的试验田有20余亩,12户参与,长势非常喜人。”邢镭说,他已经向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申报了紫稻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试种成功后将向全村推广。

在规划中,邢镭将村里的特色养殖业和吉安市推广的井冈蜜柚富民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猪—沼—果”循环经济模式。为吸引更多游客,邢镭启动了红色培训对接井冈山游客的项目及红色培训基地的建设。

邢镭说,他的梦想是用自己青春的活力,带领百姓创新发展,用实干来实现青山、绿水、蓝天、宜商、宜业、宜居的“三湾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