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实际的“高承诺”、无法持续的“高福利”、充满风险的“高负债”,不应成为民生工作的取向。只有立足现实发展阶段和国情,才能让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和15年免费教育的陕西省神木县,近来似乎遇到了麻烦。有报道称,随着煤价持续走低,神木县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从而引发各界对其教育与医疗政策能否持续的担忧。虽然当地政府表示,即使财政有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居民教育医疗投入,但这已让人隐隐感到其背后是咬紧牙关的坚持。而该县由高煤价带来的高福利,到底还能走多远,还需观察。
神木县的例子让人们充分体验到了民生福利“上调容易下调难”的刚性特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国改善民生工作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防止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和调高的社会预期,不能让脱离现实发展阶段和国情的“三高”情绪,影响中央分阶段有重点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首先是脱离实际的“高承诺”。一些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政绩,不顾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财力水平,向民众作出过度的民生承诺。这些承诺有的只能停留在嘴上和纸面上,根本无法兑现,或者不得不推迟兑现,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对此,与其做不到,不如不说大话。
其次是无法持续的“高福利”。神木县的医疗教育“免费午餐”,反映出我国在总体福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存在局部的高福利状况,虽然一时吸引眼球,但基础是脆弱的,一旦大环境出现变化,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将不堪重负,高福利也就难以为继。拉美国家的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他们实行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和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补贴政策,以期达到迅速改善民生的目的,但却导致了财政赤字、金融危机、增长停滞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再次是充满风险的“高负债”。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持高福利的目的而不断举债,这种模式就可能酿成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蔓延最终导致民生困境。透过民生视角观察就会发现,欧债危机与高福利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时指出,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不断的新起点,要让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诉我们,改善民生不是单纯的福利主义,而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要评估现有的民生政策。有些地区提出的目标是否太过超前?能否很快做到?各地都应切合当地实际量入为出,该兑现的要积极兑现,该取消或暂停的一定要向民众解释清楚。
形成良性循环,还要分清轻重缓急,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底线思维方法,也要努力坚持“用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也给民生投入增加了难度,所以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才能使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形成良性循环,要学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们要脚踏实地,做不到的绝不能盲目承诺。条件好的地方,制订的目标高一些,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大一些无可厚非。但如果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还不允许,就要从实际出发,先从既利当下又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做起。绝不能超越自身发展现实,搞“高负债”式的民生改善。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我们既要创造和维护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同时,也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现阶段,只有在国家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基础上,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