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药集团:奋力打造“争气药业”
本报记者 雷汉发 宋美倩
图为石药集团通过FDA生产包装线(欧意)。
图为石药集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药物研发。
图为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实验室人员开展研究工作。

2013年初,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由石药集团开发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宁)原料与制剂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该企业继2011年丁苯酞(商品名:恩必普)原料与软胶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后的又一项大奖。

短短三年,石药集团获得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而在省部级的科技成果奖励中,石药集团更是遥遥领先。

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对记者说:“在企业发展中,石药集团始终坚守一个理念,‘做好药,为中国’,为此,我们把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全力以赴抓突破,力求打造出一个让国人信服,让世界认可的争气药业。”

上个世纪90年代,石药集团成立之始,面临的是国际医药行业激烈竞争,发达国家创新药品不断挤占中国市场,国内医药企业生存发展遭遇巨大挑战的严峻状况。在此情况下,以蔡东晨为首的管理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要使石药集团这个有着百亿资产、2万多员工的巨舰不在竞争中沉没,唯一途径只能是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结构调整,把原料药做精做好,把创新药做大做强。出于这样的认识,集团采取了科研开发创新、工艺设备创新、技术标准创新三头并进的模式推进企业加快发展。

科研开发增强活力

医药领域技术创新,从大处说,事关国家药业战略安全、国计民生,从小处讲,事关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高端医疗市场,以创新药物为主的外资和合资药已经占据88%的份额,国产一类新药的销售比重不到5%,面对严峻现实,石药集团在成立伊始就将新药开发作为企业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他们先后在企业建立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基地、药物制剂及释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手性药物中心,使得企业从事科研开发的员工达到1500余人,同时投入企业销售收入5%的经费从事科研创新,自“十五”以来石药仅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就达48项。

通过这种强力推动,石药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51件,授权175件;申请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21件。在研的新药项目有170多项,仅国家一类新药项目就有25个,其中该集团生产通过技术传销开发出的抗癌新药——津优力和多美素的上市,不仅改变了这类新药国外少数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同时大大减轻了国内患者的负担,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称之为“非常重要、非常成功的行动”;该集团通过独有的PCT专利拆分技术,开发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玄宁”,其服用剂量仅为一线进口新药氨氯地平的50%就可达到同样降压效果,但不良反应则比后者大大降低,且价格水平也仅为后者40%,受到医生和患者广泛好评,到目前已经占据国内25%市场份额。

而最为成功的莫过于脑卒治疗新药“恩必普”的开发,“脑卒是当今社会中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我国每年有脑卒患者多达700万人,而直接导致死亡的达20万人,而且还逐年呈上升趋势,通过科研创造新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和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该集团不惜花血本进行开发,历时10年,总投资4.5亿元,终于使新药开发成功,一上市就被世界权威机构公认为该领域全球领先的药物,开创了向美、韩两国转让药品知识产权的先例,目前该药品已经成为国内神经内科的一线主流用药,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支撑点。去年,“恩必普”的销售额比上市之初的2005年增长100倍,超过10亿元,到十二五末,石药集团将有信心将“恩必普”销售额做到50亿元。

流程再造守本增利

如果说新产品的创新开发是企业增强活力的重要利器,那么老产品提质增效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阵地

石药集团所属企业大多数是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常规传统产品不仅是企业守家保碗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不可或缺的产品。怎样做到既能方便社会,又不至于使企业陷入亏损泥潭?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石药集团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作为保本求利的关键环节,在进入“十一五”以来的十年中,共投入8亿多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为做到传统品种技术领先,该企业先后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21家产学研单位成立了“中国抗生素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社会研发力量,不断推动企业乃至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在抓好升级改造的同时,石药集团还在行业内部广泛开展全员对标活动,在整个医药行业精心筛选6个标杆单位,瞄准行业标杆,认真制订实施技术创新、降低原材料成本、优化回收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和加强节能降耗等7大类关键指标,实施对标赶超。一是全面对标。抓住产品的成本、效益、能耗、质量等关键指标,查找差距,制订措施,分步追赶,力争在“十二五”末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大幅跃升,支撑企业向产业高端迈进。二是完善对标指标体系。通过梳理关键指标,建立完善关键指标数据库,并推广落实到集团各个层面。三是推行精益生产。采取数据对标、经验交流和精益生产项目管理等措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四是强化监督考核。制订年度计划,逐月对对标情况进行总结、考核,确保各项对标计划和项目落到实处。

这些行之有效措施的实施,对于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宗产品VC的生产中,石药集团成功应用超滤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在生产投入更为节省的情况下,使产品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在头孢中间体和阿莫西林的生产中,采用先进酶法工艺代替原有的化学裂解法工艺和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酶制剂进行生物裂解,使得整个工艺流程全面摒弃原有的环境污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使单位成本降低30%以上。最让人感到振奋的,是通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改良抗生素生产工艺,在物耗劳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抗生素产出率一下提高了114%,增值率超过原来的一倍多。

标准创新攻城略地

在医药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行话:“没有标准认证,产品寸步难行”。石药突出的第三项创新正是产品认证,即在制造设施、管理体系等方面与国际高端质量标准看齐,打开世界医药市场大门

在企业认证方面,早在“十五”期间,石药就建立了完备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所有下属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OHSAS18000和ISO14001认证,而全集团共有39条生产线竟然毫无例外地一次性通过新版GMP认证,数量位居国内制药企业首位。

在国际认证方面,石药通过在发达国家建立销售公司、寻求合作伙伴等形式,加大国际认证力度,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先后取得了12张CEP证书和27个DMF登记号,有4个产品分别通过欧盟或其成员国的现场检查;此外,还有美洛昔康片、盐酸曲马多片、氯吡格雷片等9个品种,通过了美国FDA认证检查,这标志着石药的固体制剂可以直接摆上美国的药房和柜台。

创新药“恩必普”可以说是石药集团获得各种认证最多的品种,为了将这一创新品种推向世界,石药集团组建了500多名医学推广专员,覆盖三家医院超过70%以上的1000家医院的推广体系,组织参与134场国际性和区域性会议,召开200余场医院、科室学术会议,参与医师和医疗部门管理人员过万人,使得该产品在全球86个国家受到专利保护。表明了石药的产品已经直接进入了国外高端市场参与竞争,也标志着石药集团的药品质量已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

就是通过上述标准认证创新,石药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地区,有30个产品单品种销售额突破亿元,年出口创汇保持在5亿美元以上。同时“石药”、“欧意”、“果维康”和“恩必普”四个品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而产品的旺销趋势则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攀升,2012年企业完成不含税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8.8亿元、利税11.6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6%;上缴各类税金7亿多元,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医药行业领先地位。

在未来几年中,随着石药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内分泌和精神类药等方面的25个一类新药在内的170个在研新品种问世,石药将进入更为优质高效的成长期,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的石药各项经济指标将会实现成倍地增长,未来五年内市值做到中国药企第一位,市值达到100亿美元以上,那时的石药在国际医药行业的地位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也就是石药人一直坚持不懈的“做好药,为中国”强国梦的最好实现途径。

(题图为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实验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