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它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它是发展壮大的保证,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是增加竞争能力的源泉。石药集团作为一个以为人类造福为宗旨的中国医药企业,全面开展创新活动,不仅能够给国家和人民解除疾病痛苦,还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企业创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石药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长进步,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则是最大的成功的原因。
2012年,受产能严重过剩、国际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国内传统医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可以说,国内一些医药制造企业遭遇了重创,利润下滑甚至严重亏损。但石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利税实现8.8亿元和11.6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6%。石药集团靠的是“创新”。去年,恩必普、玄宁、欧来宁、固邦等创新药,以及新上市的多美素、津优力、艾利能等抗肿瘤新药,都成为石药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可以说,在原料药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是创新药撑起了石药的一片天。
回想十几年前,当时原料药价格高、市场好,石药原料药规模很大,还是当时石家庄唯一一家利润过10亿的企业。那时我作为专家组成员,正在参与编写全国“十一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当时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十五”期间国内医药产业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原料药,这种增长还能支撑多久?撑过“十一五”,还能撑到“十二五”甚至“十三五”吗?一个制药企业光靠原料药,肯定撑不过几年红火期,必须进行创新,研发新药。从那时起,石药就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招揽大批研发人才。目前,石药集团拥有1500人的研发大军,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硕博及国外回归的高端人才。
可见,行业的落后就等于是市场的地位落后,中国国内的竞争其实就是国际化的竞争。要占领市场的标志,首先是创新。前些年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资金的投入上。现在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越来越大,有了资本和实力,关键就是看有没有创新型的思维,把研发放在第一位,舍得在研发上去投资,去补足创新方面的不足。比如玄宁和恩必普,都是10多年前就开始做研发的,其中恩必普投入了4.5亿元,从研发到见效历时12年时间。所以,技术创新不能搞短期行为,必须长期坚持和投入。10年前,石药的原料药与制剂药销售比重是7:3,现在原料、制剂销售比变为4:6,创新药成为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石药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制剂的销售比重要提高到70%以上,真正完成从“原料药到创新药”转型,成为同行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同时对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原料药,石药的原则是“做一、做二、不做三”,也就是说,如果做不到在世界上成本最低、技术最领先、排名前两位,我们就“关、停、卖”。目前,我们的技术和国外相比,差距没有那么大,问题是不要老抄袭人家的东西,要做自己的独家,不要跟着人家后面走。
新药做多做大,进而实现国际化,将是石药未来的重点和利润增长点。中国医药企业未来的创新目标在哪里?要看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我们的地位在哪里?不仅要看中国医药市场的地位,更要看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和全球药业竞争中的地位。所以石药的创新必须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当然,依靠过硬质量获得国际认证很重要,但真正的国际化是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必须达到国际水平,能在国际上和跨国巨头叫板。目前,石药已经在海外设立美国德丰公司和加纳分公司,进一步拓展药物创新研发平台,打造国际新药研发基地。
把石药打造成为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打个比方,只要通过美国的FDA认证,药品就可以畅通进入多数WTO成员国家,因为FDA认证是世界最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通过国际认证的途径,可以达到开拓国外市场的目的。截至目前,石药共有4个车间9个品种通过了FDA认证,这意味着石药的固体制剂可以直接摆上美国的药房和柜台。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石药的转型意在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未来,石药集团将通过自研和并购,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强化现有治疗领域的品种组合的实力。同时,将通过海外合作并购,获得技术、品种、海外渠道等资源。生物医药行业中,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完全接轨的,未来石药集团在国际化方面将主要抓住两件事:一是加大在美国、欧盟地区注册专利药的力度;二是努力促进中国的制药标准达到国际标准,用国际的标准来提升中国的标准。目前,石药集团已经拥有了石药、欧意、果维康、恩必普4件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省内单家驰名商标数量最多的企业。未来,石药集团要争取每年有一两种新化合物上市,在专利期内力求生产更多年销售额数亿美元的大药。石药集团将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市值翻一番,未来五年内市值做到中国药企最前列,市值达到100亿美元以上,打造中国制药产业的“争气药业”。 (作者为石药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