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炭业需加快苦练内功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

岳福斌

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延续自去年以来持续下滑的态势,煤炭产业仍处于寒冬期。煤炭企业不必过于悲观,要积极调整、御寒过冬,政府主管部门也应有所作为,用好政策工具

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延续过去5个季度以来持续下滑的态势。

从具体指标看,尽管煤炭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但煤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幅仅为5.1%;今年前6个月,煤炭进口量1.6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约2000万吨。这表明煤炭市场供应量仍有较大幅度增加。而由于市场需求疲弱,导致全社会煤炭库存高企。此外,应收账款明显增加,回款周期有所延长,企业利润和销售利润率出现明显下滑。这些都表明,煤炭产业仍处于寒冬期。

我认为导致我国煤炭产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在国内。首先,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产业普遍不景气,导致煤炭需求疲软。其次,“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产业投资规模达2.27万亿元,这些产能集中释放,导致煤炭产量过快增加。再次,在进口煤大量增加的同时,国内火电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办煤矿形成的产能也开始释放。有的发电企业煤炭自给量将达到1亿吨。这两部分煤炭实实在在地对市场需求形成了挤压。此外,煤炭企业在供给紧张条件下形成了追求规模扩张,不注重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式,危机应对能力不强,只能依靠薄利多销,加剧供给过剩。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煤炭税费制度的改革推进缓慢,不少地方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煤电价格联动不对称,专项基金运作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存在。

三季度,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制约因素错综复杂,整个世界经济短期内难以明显复苏。在不出台刺激性政策,以及坚持去杠杆化、结构性调整和稳中有为发展思路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将总体平稳。因此,影响二季度煤炭产业走势的诸多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三季度煤炭产业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本季度,全部工业利润率已有上升,下游产业已有转暖迹象;防治雾霾要求大力发展煤制油、气,将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等等。因此,我们坚信煤炭产业前景光明。

当然,我们不能麻痹大意,要客观认清形势的严重性;要坚持冬泳不懈怠,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变化;抓住转型升级主线,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煤炭附加值;要利用治理雾霾的机遇,积极开展煤炭深加工;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走大集团的路子不动摇;要加快产业裂变,把一些与煤炭主业无关的业务尽快剥离出来;要协同应对困境,不能自扫各家门前雪,不管行业瓦上霜。

政府要用好政策工具,继续抑制产能的过快释放;要利用好价格调节基金,对煤炭企业实施价格补贴和限产补贴;建立煤炭进出口动态调节机制,在WTO机制下合理调控进出口数量;要促进煤炭产品质量提高;要抓紧清费征税,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停、并、转”一批生产力落后的煤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