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向市场的“非遗产业”
本报记者 李盛丹歌
第四届国际非遗节上,“乱针绣”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 李盛丹歌摄

我国有87万项非遗资源,国务院批准的三级非遗项目有1279项,文化部批准的非遗传承人有1500多人。如此庞大的非遗文化资源令人赞叹,而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非遗,也是社会各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展演让人大开眼界。其间举办的“非遗节文化产业项目推介签约仪式”更是引人关注。这是非遗节举办以来首次设立项目推介活动,也是第一次提出“非遗产业”概念。

近300个国内外项目,涉及非遗文化交流、展示、生产等各方面,包括法国尼斯狂欢节与成都国际非遗节交流合作项目等在内的11个四川本土项目现场签约,各地推荐的285个非遗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达140多亿元。

生产性传承保护

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择艺术性、观赏性较强或具备一定生产性保护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国家项目储备库。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找到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非遗保护传承方式,再造有利于非遗传承的社会环境,支持其进行生产性保护,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环境。

蜀绣、夹江竹纸、苴却砚、青神竹编、荥经砂器……这些“非遗瑰宝”在本届非遗节上实现了融资,将非遗保护和生产性传承有机结合,提升了四川以及全国各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成都盛世文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创意生产销售蜀绣、羌绣等刺绣产品、工艺品及收藏品为主的民营企业,目前具有近百万件刺绣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借此次非遗节的良机,公司已开始积极筹备开设“一针一线”品牌专卖店。

羌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清芳告诉记者,“以前我只是自己在家做做生活用品,收入并不稳定,后来我和身边不少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或者公司,不仅收入提高了,心里也觉得有了依靠”。

借助新媒介发展

除了通过传统技艺推动产品生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新媒体的兴起,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借助新媒介发展,在保护中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

夹江手工造纸业集聚区正在计划打造中,将建设原料种植基地,引进高档书画纸生产线,建设夹纸书画馆、陈列馆,及72道传统工艺演绎区、大千纸坊、手工造纸博物馆等文化旅游设施,以文化旅游的产业形态反哺非遗传承保护。

中国苴却砚文化园区位于攀枝花市一条2300米长的河道两岸,总投资15亿元,打造了一个以文化艺术长廊、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为支点,集文化、旅游、人居、商业为一体的苴却砚主题公园。

计划5年内完成的《向上中国》新媒体暨非遗传承艺术体验博物馆群,将打造一个国际文化旅游平台,联系全国22个主要城市,传播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

多元化的开拓路径、多手段提升技艺、规模化发展园区、独一无二的品牌塑造,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昂首迈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