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方水稻正陆续成熟,早籼稻国家最低收购价也已公布。本是腾出库容、回笼资金,以备新稻收购之时,部分地区粮库的人和米商却愁眉不展。
粮库的人和米商都发愁
卖价低,买价高,粮库进退维谷,米商生意难做,是今年早籼稻收储出现的新问题。
“国家确定每斤早籼稻最低收购价1.32元,市场销售价才1.02元,不算其他成本,仅进出价格差,每斤就要亏损近3角钱。就是这个价格也不太好卖。今年我们有350万斤早籼稻需要轮换,价差上千万元,这缺口可就大了。”湖北省蕲春县粮食储备库主任李继东说。
黄冈市粮食局副局长程佳群告诉记者,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规定,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从收获年度起算)是,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年、小麦3年、玉米2年、大豆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3年、小麦4年、玉米3年、大豆2年;食用植物油均为2年。超过储存年限就属于陈粮,只能作为饲料或工业原料。蕲春属于长江以北地区,按规定,稻谷最多储放3年就得销出,再购进新稻轮换。
新稻收储在即,旧稻还压在库里,粮库没法沉住气了。“最近几个月,我们派出多人,分头走遍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拜访那些从前主动上门的老客户,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中储粮黄冈直属库主任王丰富说。黄冈库存稻14万吨,每年轮换三分之一,前几个月卖了一些。
米商为何积极性不高呢?
“以前我每年要从黄冈库买上万吨稻谷,今年没买。不是不想收,是不敢收。今年生意不好做,从1月份起,米价一直在往下跌。收了也不好销,一加工就赔。”安徽省寿县隐贤镇米商鲁培贤对记者说。鲁培贤往年每天加工稻米200吨,现在一个星期也才加工200吨。上半年,他只从咸宁买了一些稻谷。“从咸宁收稻发广州,每斤运费比麻城要便宜2分钱。”
据记者了解,目前江西、浙江、湖南等水稻主产区,早籼稻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轮换价差大、市场行情低迷等问题。
稻米为何销售难
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总体上供给偏紧,目前自给率大约在95%左右。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当年粮食总产5.46亿吨,消耗却达5.88亿吨。在粮食每年缺口多达几千万吨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稻米销售难呢?
“主要是受东南亚进口大米的冲击。”湖北中健米业公司总经理胡福光说。他告诉记者,目前正规渠道进口的越南稻米,市场售价每斤1.56元。胡福光一位朋友的女儿嫁到云南红河,那里和越南接壤,一元就能买到一斤。
记者查阅了商务部有关数据,发现进口稻米并不多。今年1月至4月,我国进口稻谷、大米总计才100万吨。据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介绍,即使把玉米、小麦、大米这3种粮食的进口量合到一起,进口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2%。那么,是不是去年进口太多,库存过大呢?也不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告诉记者,去年进口大米200多万吨,虽然比以前偏多,但和我国稻谷近2亿吨总产量比,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比例,不足以改变我国稻米供需平衡。
鲁培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每斤1.32元,加工大米的出厂价就得1.8元。
“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米商在所加工的国产稻米中,要掺入约10%至20%的廉价进口米,以降低售价。100万吨廉价进口米,投放到国内市场上,可‘变身’上千万吨。普通东南亚进口米米质差,易断易碎,如果某种大米中短碎粒偏多,基本上可认为掺进了廉价进口米。”南方某省一位稻米经销商对记者说。
再就是集中上市的因素。“最近几年粮价一直在涨,一些粮商囤积了很多稻谷,期待涨价盈利。谁知今年米价走弱,现在大家都急于脱手,客观上加剧了稻米销售难。”中粮黄冈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建成说。
三管齐下可纾困
如何破解部分地区出现的稻米收储和销售困局呢?
首先是微调收储制度。
“中储粮作为维护粮食价格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机构,不可过分追逐经营利润。一些直属库自营收储量,甚至超过政策收储量。按说,在粮价偏高时,应抛售压价,但个别粮库坐等涨价,以便高抛获利。”业内一位专家说。
尽快调整价差补贴,以适应新形势,在基层呼声也很高。按有关政策,每年中储粮直属库和各地方粮库,要出售满3年的旧稻,轮换新稻。考虑到新稻价格上涨和损耗等因素,国家每斤给予一定的差价补贴。早籼稻每斤补贴0.07元,中晚稻0.1元。“2011年以前可以保本,这两年都亏损。今年扣去价差补贴0.07元,一斤还要亏0.25元。”王丰富说。
其次是培育稻米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米年消费量约2.4亿吨,但仅2%有品牌。一些品牌米如黑龙江五常大米、辽宁盘锦大米、天津小站大米,米质好,口感佳,虽然零售价远高于非品牌米,但非常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一直很顺畅。稻米主产区的南方各省,虽然总产在全国占比很高,却几乎没有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培育品牌可谓当务之急。
最后是降低种稻成本。
由于人工成本连年上升,我国粮食价格总体上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据记者了解,除东北外,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稻米主产区,大米市场均不同程度受到进口冲击。国内一家一户式传统种稻模式,必须尽快改变。土地集中耕作,全程机械化生产,以降低种粮成本,可谓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