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入手破解农村环保难
唐 锐

最近,关于红旗渠源头发现大量生活垃圾的新闻报道引发热议。曾经的“人工天河”,而今却变成了周围几个村子的“垃圾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环保问题的关注。

红旗渠源头出现垃圾仅是农村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因环保意识差、治理不力等原因,农村环境污染程度甚至超过了城市。有数据显示,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随意排放;每年产生的6.5亿吨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被焚烧或堆积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眼下农村的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污染排放的“半壁江山”。一面是污染不断加剧,另一面却是治理遥遥无期。据统计,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仅有少部分开展了污染治理,大多数行政村还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这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陷入不断恶化的怪圈。

曾经蓝天白云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却被蒙上挥之难去的污染阴霾,实在令人痛心,也令人警醒。没有农村的山清水秀,何来真正的美丽中国?如果不能尽快、有效地防治农村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要想真正切实破解农村环保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按照城市环保工作的经验,从加大环保投入、推进法规出台、设立管理机构、健全标准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对农村环保工作作出全方位的部署安排,加强综合治理;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特别要提升农民环保意识,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环保的主力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