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变“粮仓”
本报记者 单保江

去年还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今年却成了亩产小麦400公斤以上的“粮仓”。7月8日,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目睹了这个奇迹。

收获后的麦田里,套种的玉米已是绿油油一片。李家村的粮食种植大户张汝和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荒滩,土壤的盐分含量达到0.3%以上。多年来,这里只能种一些耐碱的棉花,亩产籽棉在150公斤上下,种粮食连想也不敢想。

去年,冯家镇政府的包村干部找到张汝和,告诉他这一片荒地被划为“渤海粮仓”示范区,有专家团队指导种植小麦,请他带头试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汝和承包了5000多亩盐碱荒滩,其中1000亩种了“青麦6号”,没想到今年就在盐碱地上迎来了一个小麦丰收年。

张汝和家的麦田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一个缩影。这一工程是由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的,主要面对环渤海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的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通过集成抗逆作物品种、盐碱地改良利用、中低产田快速培肥、微咸水安全灌溉与雨水高效利用、棉田增粮等土、肥、水、种技术成果,建立一批粮食增产增效示范区,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目标。

山东省滨州市是该项目的重要核心区,在无棣、沾化两县先行开展了试验示范,其目标是在中轻度盐碱地上实现小麦亩产超过400公斤,玉米亩产超过600公斤。今年滨州市将改良盐碱地3万亩,力争3年内改良10万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