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警村官马开福——
叫我一声“马场长”
马开福讲述 敖 蓉 闫建军整理

马开福,云南红河边防支队南溪边防派出所武警村官。戍守边疆期间,他带着从家乡学来的一技之长,帮助当地群众学习掌握先进的务农技术,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能用自己的一双手帮助他们改变贫苦山乡里的生产生活,这种成就感不是其他东西能够轻易取代的。

南溪镇马多依下寨是一个哀牢山下的偏远山村。这里地形复杂,山高路陡,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上世纪90年代,有一首打油诗这样描述马多依村的面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分平,人穷灾害多。”

2010年5月,红河边防支队决定选拔有种植特长和基础的官兵到马多依村示范基地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向支队请缨,终于来到南溪边防派出所,成为了南溪镇南溪村委会民警村官,负责管理经营支队在南溪镇马多依村建的蔬菜大棚示范种植基地,帮助群众探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我出生在农家,在田地间长大。入伍后,一直希望能用一技之长帮乡亲们打个翻身仗。于是我认真研究了马多依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水土人情,运用自己在家学习的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开始在马多依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实验。

然而,起初村民们觉得,热带地区种植蔬菜不切合实际,更别说还要花钱修个棚子把菜关起来,那不是让蔬菜死得更快吗?村民们反对的有,猜疑的也有,徘徊观望的更是比比皆是。眼瞅着致富路铺到面前,可村民们不理解,还笑话,我心里疼得慌,咬牙也得坚持住。

我及时向红河边防支队党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又率先在村里修建大棚种菜,给村民们做个榜样,看看种大棚到底挣不挣钱!就这样,南溪马多依科技种植示范园成立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从第一茬种西红柿、茄子开始到第二茬种豆角、西瓜结束,我一直盯在大棚里。年底一算账,一个棚净赚6万元!这下大伙信服了,都争着去种大棚蔬菜。村民们纷纷向我讨教种植蔬菜的办法,我就创办了“树下课堂”,为群众传授蔬菜种植技术方法。

2011年11月,经支队与南溪镇人民政府协调,划拨土地10亩,投入经费18万元,建盖大棚10个。2012年又投入资金,使大棚数量增加到32座。马多依村建蔬菜大棚的群众也由最初的2户增加到了37户,建盖蔬菜大棚的面积由原来的8亩扩大到了现在的160亩。蔬菜大棚多了,种植蔬菜的品种也由单一品种向番茄、番瓜、西瓜、辣椒、黄瓜等果蔬方面拓展。

2012年,我又开始在马多依示范种植基地实行统一化栽种销售管理方法,成片、成规模栽种番茄。因实行科学管理,全年产番茄120吨,经济收益达20万元;群众的人均年收入由2009年的890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4340元。

今年年初,我被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荣誉称号,其实这一荣誉离不开战友和乡亲们的支持。每当大家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叫我一声“马场长”,我就非常开心。能用自己的一双手帮助他们改变贫苦山乡里的生产生活,这种成就感不是其他东西能够轻易取代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