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7日讯 记者鲍晓倩从国家海洋局大洋协会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7日16时30分左右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3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这次下潜是工程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下潜任务:一是验证了潜水器技术状态非常稳定和良好;二是长基线定位系统第一次试验就非常成功,潜水器具备了“指哪打哪”的能力;三是验证了潜航员驾驶技能,潜水器从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
据了解,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这个海域搜寻到冷泉区,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研究提供了支撑。“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 (相关报道详见十四版)